“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出自?()
A.诗经
B.礼记
C.易经
D.春秋
第1题:
第2题: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出自荀子的()。
第3题:
“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出自()
第4题: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出自?()
第5题:
翻译: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第6题: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
第7题:
荀子站《()》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可以无乐,乐则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述之变尽是矣。”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论语》
《中庸》
《诗经》
《道德经》
第11题:
孙武
孙膑
孙田
孙凭
第12题: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13题:
第14题:
“然富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事备而后动”出自()。
第15题: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务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 竽笙之声,以为不乐者,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者……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这段话是出自哪一部著作?其中的什么篇?
第16题: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出()
第17题:
翻译以下句子: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
第18题:
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这“三乐”指的是()。
第19题:
诗经
礼记
易经
春秋
第20题:
第21题:
孔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第22题:
第23题:
孔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