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A、结肠次全切除术B、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D、电灼摘除息肉E、单腔回肠造瘘术

题目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

A、结肠次全切除术

B、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

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D、电灼摘除息肉

E、单腔回肠造瘘术


相似考题
更多“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粘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
    最佳手术方式是

    A. 全结肠切除. 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B. 结肠次全切除术
    C. 单纯回肠造瘘术
    D. 电灼摘除息肉
    E. 经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

    答案:A
    解析:
    患者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癌前病变一种疾病,现在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最佳手术方式是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

  • 第2题: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査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
    A.单腔回肠造瘘术
    B.结肠次全切除输
    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D.电灼摘除息肉
    E.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


    答案:C
    解析:
    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出结肠癌。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应采取全结肠切除术。

  • 第3题:

    男性,24岁,8周来腹泻,每日排便3~4次,有血液与黏液,有里急后重感,伴下腹疼痛,便后腹痛减轻,查体无异常发现

    溃疡性结肠炎腹痛与腹泻明显时,应用较大剂量阿托品治疗,可能引起下列哪项并发症
    A.机械性肠梗阻
    B.肠穿孔
    C.结肠大出血
    D.假息肉形成
    E.中毒性巨结肠

    答案:E
    解析:
    1.对于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不适患者,应考虑结肠病变,最适合于结肠镜检查。

    2.溃疡性结肠炎镜下表现为: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质脆、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浅溃疡;③慢性病变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3.中毒性巨结肠常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而诱发。

    4.并发腹腔脓肿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 第4题:

    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

    A.单腔回肠造瘘术
    B.结肠次全切除输
    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D.电灼摘除息肉
    E.经腹会阴联合全结直肠切除术

    答案:C
    解析:
    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出结肠癌。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应采取全结肠切除术。

  • 第5题:


    男性,24岁,8周来腹泻,每日排便3~4次,有血液与黏液,有里急后重感,伴下腹疼痛,便后腹痛减轻,查体无异常发现。

    溃疡性结肠炎腹痛与腹泻明显时应用较大剂量阿托品治疗,可能引起下列哪项并发症
    A.机械性肠梗阻
    B.肠穿孔
    C.结肠大出血
    D.假息肉形成
    E.中毒性巨结肠

    答案: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