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40岁,高热伴皮肤淤斑1周。查体:T 39℃,胸部和下肢可见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部黄,胸骨压痛,右下肺可及少许啰音,P 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未及,检查Hb 75g/L,WBC 2.8×109/L,Plt 2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Auer小体,有的呈柴捆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自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题目

某男,40岁,高热伴皮肤淤斑1周。查体:T 39℃,胸部和下肢可见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部黄,胸骨压痛,右下肺可及少许啰音,P 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未及,检查Hb 75g/L,WBC 2.8×109/L,Plt 2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Auer小体,有的呈柴捆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自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Auer小体,为题眼排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更多“某男,40岁,高热伴皮肤淤斑1周。查体:T 39℃,胸部和下肢可见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部黄,胸骨压痛 ”相关问题
  • 第1题:

    知识点:
    高热伴皮肤游斑1周,查体:T39,胸部和下肢可见游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部黄,胸骨压痈,右下 肺可及少许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未及,检查:Hb75g/1,WBC2. 8,Plt20,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细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 Auer小体,有的呈财困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D
    解析:
    Auer小体,为题眼排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 第2题:

    患者,男,25岁,高热伴皮肤瘀斑1周。查体:T39℃,胸部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胸骨压痛(+),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检查:Hb75g/L,WBC2.8×10/L,Ph20×10/L,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细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Auer小体,有的呈柴捆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D
    解析:
    POX染色体阳性和强阳性考虑为M3(过氧要看3)。

  • 第3题: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下肢少许淤斑。化验:白细胞35.6×109/l,原始细胞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

    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脏杂音

    答案:B
    解析:
    胸骨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均为急性白血病的浸润症状,但胸骨下段压痛较淋巴结肿大更有临床意义,故最佳答案为B。

  • 第4题:

    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下肢少许淤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0.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
    [问题1][单选题]
    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音杂音

    答案:B
    解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有贫血、发热、出血等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还可有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骨骼和关节病变、眼部病变、口腔和皮肤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病变等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其中骨骼和关节病变中,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为白血病的比较典型体征。故选B。

  • 第5题:

    男,25岁。高热伴皮肤瘀斑1周。查体:T39℃,胸部和下肢可见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胸骨压痛(+),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检查:Hb75g/L,WBC2.8×10/L,Ph20×10/L,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见大量细胞胞浆内有粗大颗粒,易见Auer小体,有的呈柴捆状,POX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D
    解析:
    患者高热、出血(皮肤瘀斑),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见Auer小体,POX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和强阳性提示急性非淋性白血病。本题鉴别点在于对骨髓中颗粒的认识:MO无颗粒,也无Auer小体;M2无颗粒(Ⅰ型)或少数颗粒(Ⅱ型);M3的特点就是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