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物进行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时有疼痛向耳颞部放射。检查发现肿物约3cm×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腮腺混合瘤
B.腮腺腺样囊性癌
C.腮腺结核
D.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E.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第1题:
根据以下文字,回答 131~134 题:
患者,男,59岁,发现右侧耳垂前肿物8个月来诊。自述肿物进行性长大,近1个月来增长较快,并伴有疼痛。检查发现右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5cm×3.0cm×2.0cm,质地硬、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第 131 题 以下哪项辅助检查对患者来说是不恰当的( )
A.CT检查
B.胸部X线片检查
C.腮腺造影检查 &&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切除活组织检查
第2题:
A、CT检查
B、胸部X线片
C、腮腺造影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切除活组织检查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右耳前肿物进行性生长半年,近1个月肿物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出现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右耳前肿物2.5×2.5cm,伴有扩张之毛细血管,质硬,局部呈浸润状,活动度差,触痛,颌面及颈部未及淋巴结肿大,右眼闭合不全。该患者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第6题:
患者,男,65岁,因发现左耳下肿物2年入院,患者两年前发现耳下肿物,时消时长,无疼痛、麻木,检查:左耳垂后下区有一直径3cm椭圆状肿物,质较软,活动度好,边界清楚,放射性核素显像显示肿物呈99mTc凝集。对明确肿物性质,指导手术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第7题:
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痛向耳颞部放散。检查发现肿物约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8题: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腺样囊性癌
腮腺结核
慢性阻塞性腮腺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第9题:
腮腺肿物剃除术
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
腮腺、肿物及受累面神经切除后放疗
腮腺、肿物及受累面神经切除及同侧根治性颈清
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后放疗
第10题:
腮腺肿物剜除术
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
腮腺全叶及面神经扩大切除术
腮腺全叶及肿物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
腮腺全叶及肿物扩大切除十面神经解剖术十同期面神经移植术
第11题:
区域淋巴结转移
血行转移
直接侵犯邻近淋巴结
沿神经血管束扩展
侵犯面神经
第12题:
CT检查
胸部X线片
腮腺造影
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切除活组织检查
第13题:
患者,男,63岁。右耳垂前肿物进行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时有疼痛向耳颞部放射。检查发现肿物约3cm×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腮腺混合瘤
B、腮腺腺样囊性癌
C、腮腺结核
D、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E、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对该患者不恰当的辅助检查是A、CT检查
B、胸部X线片
C、腮腺造影
D、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E、切取活组织检查
该病发生率较低的情况是A、区域淋巴结转移
B、血行转移
C、直接侵犯邻近淋巴结
D、沿神经血管束扩展
E、侵犯面神经
对于该病的治疗,宜采用A、腮腺肿物剜除术
B、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
C、腮腺、肿物及受累面神经切除+术后放疗
D、腮腺、肿物及受累面神经切除+患侧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E、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后放疗
第14题:
患者,女性,56岁。右耳前发现核桃大小肿物近1年,有疼痛,渐进性长大史偶发疼痛,向耳颞部放射,触肿物扁平,质硬,动度差,与周围组织似有粘连,界限不十分清楚。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腮腺混合瘤
B.腮腺黏液表皮样癌
C.腮腺区结核
D.腮腺腺样囊性癌
E.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第15题:
第16题:
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痛向耳颞部放散。检查发现肿物约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以下哪项辅助检查对患者来说是不恰当的()。
第17题:
患者,男,65岁,因发现左耳下肿物2年入院,患者两年前发现耳下肿物,时消时长,无疼痛、麻木,检查:左耳垂后下区有一直径3cm椭圆状肿物,质较软,活动度好,边界清楚,放射性核素显像显示肿物呈99mTc凝集。根据上述临床资料,该肿物可初步诊断为().
第18题:
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痛向耳颞部放散。检查发现肿物约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对于该病来说,以下哪种情况发生率较低()。
第19题:
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痛向耳颞部放散。检查发现肿物约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对于该病的治疗,宜采用()。
第20题:
CT检查
胸部X线片
腮腺造影
穿刺细胞学检查
切除活组织检查
第21题:
区域淋巴结转移
血行转移
直接侵犯邻近淋巴结
沿神经血管束扩展
侵犯面神经
第22题:
CT检查
胸部X线片
腮腺造影
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切除活组织检查
第23题:
术前活检
术中冰冻切片
MRI
超声检查
核素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