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的主体要件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应适用劳动教养的行为人在( )上应具备的案件。
A.人格
B.思想
C.身份
D.品质
第1题:
社会帮教的对象主要有()。
A.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和少年管教以及工读学校教育后,仍然表现不好,有可能继续违法犯罪的青少年
B.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可能继续进行违法犯罪的青少年
C.原送请劳动教养的单位、家长、监护人请求领回自行负责管教,经劳动教养机关批准的青少年
D.被劳动教养的人,在劳动教养期间,表现良好而有就业条件,经劳动教养机关批准,另行就业的青少年
第2题:
综合《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将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归结为( )。
A.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严重,但已改过自新的
B.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
C.有轻微犯罪行为,不够或不需要刑事处罚的
D.有轻微犯罪行为,应当给予刑事处罚的
第3题:
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是指实施了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依照劳动教养法律规定应当被劳动教养的人。( )
第4题:
劳动教养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教养人民警察应具备的( )诸多方面条件的总和。
A.政治思想
B.文化水平
C.家庭状况
D.身体状况
第5题:
劳动教养机关的根本宗旨是( )。
A.劳动教养机关对违法或轻微犯罪的行为人适用劳动教养
B.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
C.以特有的强制性教育挽救手段进行教育矫治
D.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
第6题: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具有轻微犯罪行为且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A.正确
B.错误
第7题:
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特定的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 )
第8题:
劳动教养的审批程序中的审核的内容主要有( )。
A.是否属于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
B.案件性质是否准确
C.办案程序是否合法
D.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未成年人决定是否劳动教养时,未成年人的年龄、身份,以其()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13题:
关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理解错误的有( )。
A.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而又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
B.劳动教养是对敌专政的一种方法
C.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公安机关与劳动、民政部门组成
D.检察机关受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委托审查批准需要劳动教养的人员
第14题: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及时作了调整,下列哪种行为被列为劳动教养适用对象?( )
A.聚众斗殴的,已够刑事处罚的人
B.寻衅滋事的,但不够刑事处罚的人
C.煽动闹事的,但不够刑事处罚的人
D.抢劫偷盗的,已够刑事处罚的人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主体要件的是( )。
A.在内地违法犯罪的香港居民梁某
B.精神病人李某
C.哺乳自己2岁婴儿的妇女陆某
D.年满14周岁的张某
第16题:
劳动教养机关适用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法定形式是( )。
A.依法行使职权的具体行政活动具有行政强制力
B.对符合法定收容条件的人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C.开展强制性教育挽救工作
D.劳动教养机关的职权应通过法律法规授予并受司法权监督与制约
第17题:
根据劳动教养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劳动教养要求主观上以( )为要件,某些行为应具备屡教不改的情节。
A.故意
B.认识
C.意图
D.臆想
第18题:
劳动教养的适用条件有( )
A.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
B.行为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
C.行为人有违法行为但不够追究刑事责任
D.行为人不履行法定义务
第19题:
从根本上防止劳动教养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是( )。
A.依法准确、及时地收容劳动教养人员
B.依法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
C.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教育
D.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对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帮教,并积极创造安置就业条件
第20题: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但它对不应收容的劳动教养对象并未作明确的规定。( )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吸食毒品成瘾人员张某依法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后,又发现其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予劳动教养,可以只对张某执行劳动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