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王明(男,1985年8月13日出生)于2001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林林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林林。后因恐惧而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果对王明的行为进行追究,是否违反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范围的规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第1题:
被告人,王某,男28岁,工人。被告人王某因多次受到车间主任刘某的批评,对其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一天夜里,刘某在单位值班,王某乘其熟睡之机,放火将值班室点燃,大火燃起后,王某又怕造成严重后果,难逃罪责,就用石头将值班室窗户玻璃砸碎,惊醒刘某后,王某逃走。刘某冲出屋子后,与起来的群众一起灭火,虽然及时将大火扑灭,但造成了部分财产的损失。
试问: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理由
第2题:
第3题:
甲为自己的房屋投保了财产损失险,保额10万元。保险期内,因邻居失火造成甲的房屋毁损,损失评估为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公司需赔偿王某10万元,再向王某邻居索赔。
B.保险公司需赔偿王某10万元,不能再向王某邻居索赔。
C.保险公司无需赔偿,由王某邻居赔偿。
D.王某和邻居达成协议无需邻居赔偿,所以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第4题:
第5题:
甲(男,2001年8月13日出生)于2017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乙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乙。后因恐惧甲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A.甲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定绑架罪
C.定故意杀人罪
D.定敲诈勒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