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地下室顶面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2391 B、237108 C、232090 D、218869

题目
计算地下室顶面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2391
B、237108
C、232090
D、218869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地下室顶面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

    A.165
    B.181
    C.194
    D.229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首层框架柱KZ1净高Hn=3. 5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调整前)的柱上端弯矩设计值Mt=130kN*m,对应的柱下端弯矩设计值Mb=220kN*m,剪力设计值V=100kN。试何,当对该柱进行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剪跨比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恰当?
    提示:上述弯矩为同时顺时针方向或同时逆时针方向。
    (A)1.97 (B)2.65 (C)3.00 (D)3.33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4题:

    假定,墙A的截面折算厚度hT=0.4m,作用在XL上的荷载设计值(包括恒荷载、梁自重、活荷载)为30kN/m,梁XL计算跨度为12m。试问,二层XL梁端约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0
    B.90
    C.180
    D.360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试问,托梁跨中最大弯矩Mb (kN *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06 (B) 174 (C) 191 (D)370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小塔楼底部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48
    B、3604
    C、1994
    D、2794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试问,该檩条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D)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4.2.3条,TC17B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m=17MPa
    采用原木时,抗弯强度设计值可提高15%,所以,调整后的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 = 1.15x17MPa=19.55MPa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4.2.10条,验算抗弯强度时,取最大弯矩处的截面,檩条跨中直径为:(120+9x3)mm= 147mm。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第5.2.1条,抗弯承载力为:fmwn

    fmwn=19.55×311854N.mm=6093745N.mm=6.09kN.m

  • 第9题:


    试问,B-B剖面处基础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基础自重和其上土重的加权平均重度按20kN/m取用。

    A.770
    B.660
    C.550
    D.500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假定,屋面檩条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133kN·m,同一截面处平行于屋面方向的侧向弯矩设计值My=0.3kN·m。试问,若计算截面无削弱,在上述弯矩作用下,进行强度计算时,屋面檩条上翼缘的最大正应力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0
    B.165
    C.150
    D.140

    答案: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

    600

    B

    720

    C

    800

    D

    8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2题:

    单选题
    试问,窗上钢筋砖过梁按简支计算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0.8;28.8

    B

    10.5;28.1

    C

    8.4;22.4

    D

    8.1;2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2.2条第1款规定,梁、板下的墙体高度为:hw=15.05-14.25=0.8m<ln=1.5m,应计入板传来的荷载;
    根据第2款规定,由于hw=0.8m>1/3ln=1/3×l.5=0.5m,墙体荷载应按高度为l/3ln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由题意,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由题已知q1=35kN/m,故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为:q=1/3×l.5×5.0×l.35+35kN/m=38.375kN/m;
    根据简支梁内力计算公式可得砖过梁承受的弯矩和剪力:M=1/8qln2=1/8×38.375×l.52 =10.79kN·m,V=1/2qln=1/2×38.375×1.5=28.78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3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6.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6-3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0
    B. 310
    C. 350
    D. 44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3条第1款规定,对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



    根据第5.6.4条表5.6.4可得,由于建筑高度小于60m,不考虑风荷载,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第二振型时的基底弯矩M20=-39332kNm,楼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基底弯矩设计值ME(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45092
    B、468107
    C、486019
    D、631825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假定,外围护墙无洞口、风荷载沿楼层高度均布,墙下端由风荷载引起的弯矩设计值为0.375kN·m/m,墙的计算高度H0为3m。试问,每延米外围护墙下端的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88
    B.77
    C.66
    D.55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试问,二层挑梁的倾覆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05
    C.110
    D.120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某多层配筋砌块剪力墙房屋,总高度26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其中某剪力墙长度5.1m,墙体厚度为190mm,如图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计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500kN*m,轴力设计值N=1300kN,剪力设计值V=180kN。墙体采用单排孔混凝土空心砌块对孔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Vw(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88 (B)252 (C)216 (D)180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10.1.3,8度地震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10.4.2条:
    Vw=1.6V=1.6x180kN=288kN

  • 第18题:




    2.假定,在楼层挑梁上部墙内无门洞。试问,楼层挑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其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kN·m)、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60
    B、72,60
    C、65,63
    D、72,63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11)第7.4.5条规定,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与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可按下式计算:




  • 第19题:



    当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计算时,试问,悬挑板按每延米宽计算的支座负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应考虑栏板水平荷载参与组合;
    ②挑板计算长度l=1.5m,栏板计算高度为h=1.2m。
    (A)18 (B)19 (C)20 (D)21


    答案:C
    解析:
    答案:(C)
    解答: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4.1.1,人流密集走廊活荷载标准值为3.5kN/m2;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4.5.2条,栏板水平推力为1.0kN/m。
    挑板均布恒载标准值:qk=(0.13x25+0.02x2x20)kN/m2=4.05kN/m2
    栏板竖向荷载标准值:Pvk=(0.12x25+0.02x2x20)x1.2kN/m=4.56kN/m

  • 第20题:

    某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烟囱,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基本风压w0=0.40kN/m2。烟囱基础顶面以上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kN,烟囱基本自振周期为T1=2.5s。

    .已知,烟囱底部(基础顶面处)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1000kN·m,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18000kN·m,由地震作用、风荷载、日照和基础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M=1800kN·m。试问,烟囱底部截面进行抗震极限承载能力设计时,烟囱抗弯承载力设计值最小值Rd(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8200
    B.25500
    C.25000
    D.22500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假定,该框架边柱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有地震作用组合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320kN·m,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312kN·m,柱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试问,该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c(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

    A.185
    B.222
    C.266
    D.290

    答案: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试问,该墙的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kN·m;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取lm长墙体计算。
    A

    1.9;1.9

    B

    1.9;3.8

    C

    3.8;1.9

    D

    3.8;3.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可采用基本组合来确定受力荷载设计值,水平荷载设计值为: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1.2×2.0+1.4×1.0=3.8kN/m2;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时,q=1.35×2.0+0.98=3.68kN/m2;故最不利组合取q=3.8kN/m2
    计算墙体内力,取1m长墙体计算,则弯矩设计值为:M=1/2qh2=1/2×3.8×1.002=1.90kN·m,剪力设计值为:V=qh=3.8×1.0=3.80kN。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3题:

    单选题
    设考虑地震效应组合后的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650kN,弯矩设计值M=75kN·m,比值系数α=0.441,则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s(mm2)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428

    B

    2619

    C

    2945

    D

    33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附录E式(E.0.3-5)计算,已知考虑地震效应组合后的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650kN,比值系数α=0.441,则可得纵向受拉钢筋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为:αt=1-1.5α=1-1.5×0.441=0.339。
    轴压比为:N/(fcA)=650000/(14.3×70686)=0.643>0.15。
    根据第 11.1.6条表11.1.6可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则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As=(γREN-α1fcA)/[(α-αt)fy]=(0.8×650000-0.441×14.3×70686)/[(0.441-0.339)×300]=2425.9m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2428,因此答案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