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该厂房构造柱间墙高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相近?(  )A.β=10.0 B.β=11.0 C.β=19.2 D.β=22.5

题目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

该厂房构造柱间墙高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相近?(  )

A.β=10.0
B.β=11.0
C.β=19.2
D.β=22.5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构造柱间距s=4m<H=5.4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5.1.3可知,H0=0.6s=0.6×4000=2400mm;
根据第6.1.4条式(6.1.4)计算,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为:μ2=1-0.4bs/s=1-0.4×2/4=0.8>0.7;
则高厚比β=H0/h=2400/240=10<μ2[β]=0.8×24=19.2,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下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


    1. 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弹性方案。试问,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ψ时, 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
    B 16
    C 18
    D 21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某办公楼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MU10砖墙承重。纵墙及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砂浆强度等级M5,底层墙高H=4.5m(从基础顶面算起至一层楼板底面),隔墙厚120mm。则下列高厚比验算错误的是(  )。



    A、外纵墙满足
    B、承重横墙满足
    C、内纵墙满足
    D、内隔墙不满足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1条表4.2.1可知,横墙最大间距s=12m<32m,其属于刚性方案。
    ①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由s=12m,H=4.5m,知s=12m>2H=9m;根据第5.1.3条表5.1.3可知, H0=1.0H;
    查第6.1.1条表6.1.1可知,砂浆强度等级M5时允许高厚比[β]=24;
    又μ2=1-0.4bs/s=1-0.4×2/4=0.8>0.7,由第6.1.1条式(6.1.1)计算,得:高厚比β=H0/h=4.5/0.24=18.75<μ2[β]=0.8×24=19.2,满足高厚比要求。
    ②承重横墙高厚比验算
    纵墙间距s=6.2m,则H=4.5m<s<2H=9m;根据第5.1.3条表5.1.3可知,H0=0.4s+0.2H=0.4×6.2+0.2×4.5=3.38m;
    由第6.1.1条式(6.1.1)计算,得高厚比β=H0/h=3380/240=14.08<[β]=24,满足高厚比要求。
    ③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由于内纵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纵墙相同,洞口宽度小于外墙的洞口宽度,外墙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则内纵墙也满足高厚比要求。
    ④隔墙高厚比验算
    因隔墙上端在砌筑时,一般用斜放立砖顶住楼板,故可按顶端为不动铰支点考虑。
    设隔墙与纵墙咬槎拉结,则s=6.2m,2H=9m>s>H=4.5m;
    查第5.1.3条表5.1.3可得,H0=0.4s+0.2H=3.38m;
    由于隔墙是非承重墙,则



    根据第6.1.1条式(6.1.1)计算,得:β=H0/h=3380/120=28.16<μ1[β]=1.44×24=34.56,满足高厚比要求。

  • 第3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图所示,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厚240mm,长度 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A..331
    B..356
    C..456
    D..528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如图14所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已知墙厚240mm,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l1=l2=1700mm,计算高度3.8m。配置4Φ12HPB300钢筋,砖墙采用MU10砖,M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采用C20的混凝土。

    该组合墙的强度系数,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611
    B、0、703
    C、0、456
    D、0、513

    答案:B
    解析:
    已知沿墙长方向构造柱间距l=1700mm,沿墙长方向构造柱宽度bc=240m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2.7条规定,组合砖墙的强度系数按下式计算

  • 第5题:

    某办公楼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MU10砖墙承重。纵墙及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砂浆强度等级M5,底层墙高H=4.5m(从基础顶面算起至一层楼板底面),隔墙厚120mm。则下列高厚比验算错误的是( )。


    A..外纵墙满足
    B..承重横墙满足
    C..内纵墙满足
    D..内隔墙不满足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某单层、单跨有吊车砖柱厂房,剖面如图所示。砖柱采用MU15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柱间无支撑;静力计算方案为弹性方案,荷载组合考虑吊车作用。

    假设轴向力沿排架方向的偏心距e=155mm,变截面柱下段的高厚比β=8。试问,变截面柱下段柱的受压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仅计算排架方向。
    (A)220(B)240(C)260(D)280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3.2.1条,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2.31MPa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3.2.3条,有吊车房屋、且跨度不小于9m,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为γa=0.9x0.9=0.81
    所以,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0.81x2.31MPa=1.8711MPa
    e=155mm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5.1.5条的要求。
    β=8,e/h=155mm/620mm=0.25,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附录D
    φ=0.42
    φfA=0.42x1.8711x490x620N=238.74kN
    所以选(B),240kN

  • 第7题:

    有一6m大开间多层砌体房屋,底层从室内地坪至楼层高度为5.4m,已知墙厚240mm,组合墙的平面尺寸如图所示。砌体:MU10多孔砖,M7.5混合砂浆;构造柱:C20混凝土,fc=9.6MPa,钢筋:边柱、中柱均为4φ14HRB335级钢筋。

    墙的高厚比β最接近于(  )。

    A. 24.6
    B. 25.9
    C. 27.8
    D. 29.9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某单层、单跨有吊车砖柱厂房,剖面如图所示。砖柱采用MU15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柱间无支撑;静力计算方案为弹性方案,荷载组合考虑吊车作用。

    该变截面柱下段柱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β=H0/h≤u1u2[β]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8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5.1.3条,弹性方案,变截面柱下段的计算高度为H0=H1=5.0m
    高厚比为β=H0/h=5.0/0.62=8.06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6.1.1条,砂浆强度等级M10>M7.5
    u1u2[β]=17
    所以选(A),8

  • 第9题:

    某刚性方案房屋中设置混凝土构造柱GZ的横墙局部平面如图4-26所示。构造柱尺寸为240mm×240mm,墙厚240mm;计算高度H0=3.8m。砖墙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5混合砂浆砌筑(B级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构造柱采用C25级混凝土,配置HRB335级纵筋414,HPB235级箍筋Φ6@100。该横墙单位长度的轴压承载力接近于(  )kN/m。

    A.424.3
    B.447.6
    C.870.5
    D.984.8

    答案:A
    解析:

  • 第10题: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

    该厂房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何项表达式相近?(  )

    A.H0/h=17.04<μ1μ2[β]=19.2
    B.H0/h=20.11>μ1μ2μc[β]=19.2
    C.H0/h=20.93>μ1μ2[β]=19.2
    D.H0/h=22.5>μ1μ2μc[β]=20.93

    答案:D
    解析:
    山墙截面为厚240mm的矩形截面,但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即:
    bc/l=240/4000=0.06>0.05
    又横墙间距s=12m>2H=10.8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5.1.3可知,计算高度H0=1.0H=5.4m,则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为:μ1=1.0;
    根据第6.1.4条式(6.1.4)计算,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为:μ2=1-0.4bs/s=1-0.4×2/4=0.8>0.7;
    对于带构造柱墙体,修正系数μc=1+γbc/l=1+1.5×0.06=1.09;
    故该厂房山墙的高厚比β=H0/h=5400/240=22.5>μ1μ2μc[β]=1.0×0.8×1.09×24=20.93。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1题:

    某办公楼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MU10砖墙承重。纵墙及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砂浆强度等级M5,底层墙高H=4.5m(从基础顶面算起至一层楼板底面),隔墙厚120mm。则下列高厚比验算错误的是()。

    • A、外纵墙满足
    • B、承重横墙满足
    • C、内纵墙满足
    • D、内隔墙不满足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
    A

    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B

    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C

    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D

    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下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

    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试问,山墙的高厚比限值μ1μ2[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7
    B 19
    C 21
    D 24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砌规》第6.1.1条,[β]=24, μ1=1.0

  • 第14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图所示,两端均设构造柱,墙厚240mm,长度 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该组合砖柱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于( )。

    A..0.85
    B..0.81
    C..0.76
    D..0.70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2013年真题]



    3.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试问,山墙的高厚比限值μ1μ2[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7
    B、19
    C、21
    D、24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6.1.1条表6.1.1可知,在刚性方案里允许高厚比[β]=24,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1=1.0;根据第6.1.4条的规定,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为:



    所以,山墙的高厚比限值为:μ1μ2[β]=1.0×0.81×24=19.44。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6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2013年真题]



    2.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房屋的横墙间距s=9m。试问,山墙的高厚比验算时,山墙的高厚比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
    B、13
    C、16
    D、19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3条表5.1.3可知,受压区计算高度应根据类别和构件的支撑选用,故计算高度为:H=4.0+2.0/2+0.3=5.3m。由于2H=10.6m>s=9m>H=5.3m,故计算长度为:H0=0.4s+0.2H=3.6+1.06=4.66m,根据第5.1.2条式(5.1.2-1)计算,高厚比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7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横墙,如图5-17所示,墙厚240mm,总长度为5040mm,墙两端及墙段正中部位均设构造柱,柱断面尺寸均为240mm×240mm;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每根构造柱均配置4中14纵向钢筋(每根构造柱全部纵筋面积As=615mm2)。底层墙体采 40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符合组合砖墙的要求。

    试问,该墙段的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ft=1.1N/mm2,fy=210N/mm2,取fvE=0.3N/mm2进行计算。
    (A)365 (B)450 (C)495 (D)550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已知柱间基础上的承重墙体高15m,双面抹灰、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上门洞尺寸如图4-22所示,柱间距6m,基础梁长5.45m,基础梁断面尺寸为b×hb=240mm×450mm,伸入支座0.3m;混凝土为C30,纵筋为HRB335,箍筋为HPB235。

    墙梁跨中截面的计算高度值(mm)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5150
    B.5335
    C.5375
    D.5450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7.3.3条第1款规定,已知lc=5.15m,ln=4.85m,1.1ln=1.1×4.85=5.335m,故l0=5.15m,H=15m>l0,故取hw=l0=5.15m;则墙梁跨中截面的计算高度为:H0=hw+hb/2=5150+450/2=5375m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9题: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

    该壁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哪一项验算式相接近?(  )

    A.β=22.5
    B.β=19.67
    C.β=14.67
    D.β=11.25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横墙间距s=4.5m<H=5.4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5.1.3可知,计算高度为:H0=0.6s=0.6×4.5=2.7m;
    则该壁柱墙的高厚比β=H0/h=2700/240=11.25<μ1μ2[β]=1.0×0.82×24=19.68,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0题:

    某单层、单跨有吊车砖柱厂房,剖面如图所示。砖柱采用MU15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柱间无支撑;静力计算方案为弹性方案,荷载组合考虑吊车作用。

    当对该变截面柱上段柱垂直于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β=H0/h≤u1u2[β]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6(C)8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5.1.3条,弹性方案,变截面柱上段的计算高度:
    H0=1.25x1.25xHu=1.25x1.25x2.5m=3.906m
    高厚比为:β=H0/h=3.906/0.49=7.97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6.1.1条,砂浆强度等级M10>M7.5
    u1u2[β]=1.3x17=22.1所以选(C),8

  • 第21题: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厂房采用装配式无檩体系屋盖,其纵横承重墙采用Mu10,砖柱距4.5m,每开间有2.0m宽的窗洞,车间长27m,两端设有山墙,每边山墙上设有4个240mm×240mm构造柱,如图4-18所示,自基础顶面算起墙高5.4m,壁柱为370mm×250mm,墙厚240mm,混凝砂浆强度等级M5。

    该壁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何项验算式相近?(  )

    A.H0/hT=17.04≤μ1μ2[β]=24
    B.H0/hT=14.20≥μ1μ2[β]=19.68
    C.H0/hT=49.72≤μ1μ2[β]=14.20
    D.H0/hT=21.65≤μ1μ2[β]=24

    答案:B
    解析:

  • 第22题:

    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

    • A、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 B、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 C、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 D、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办公楼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MU10砖墙承重。纵墙及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砂浆强度等级M5,底层墙高H=4.5m(从基础顶面算起至一层楼板底面),隔墙厚120mm。则下列高厚比验算错误的是()。
    A

    外纵墙满足

    B

    承重横墙满足

    C

    内纵墙满足

    D

    内隔墙不满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