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学语言技能的使用技巧中悬念的作用______
A、用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来描述学生不熟悉的、抽象的事物,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B、增强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吸引力
C、使孩子乐观、健康地成长,在面对未来的挫折时,能够心胸开阔,富有摆脱困境的信心和勇气
D、造成一种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在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个别学生在听讲,也显得心不在焉。但是当他随机提问的时候,发现学生几乎都能理解他讲的内容。鉴于这种情况,李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之前也学过很多辛弃疾的词,有些同学从课外也看过很多,今天我们就自己所知道的辛弃疾的词进行一次你最喜欢的辛弃疾的词’讨论,好不好?”听完李老师的话,学生顿时打起了精神。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设计的什么原则()。
第7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评价该实例中的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第8题:
李老师的话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李老师的考试设计符合促进性原则
李老师有意降低考试难度违背了教学原则
李老师的做法满足了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
李老师希望学生能对这次成绩的提升进行外部归因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讲授教学
发现教学
引导教学
范例教学
第12题:
讲授教学
发现教学
引导教学
范例教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行为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第19题:
第20题:
发现式教学
掌握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
有意义接受教学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定
为顺利实施品德活动课,师生课前各自准备了课件、道具和各种资料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各种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