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第3题:
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4题:
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为杜牧赠送给谁的诗作?
第5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动是()。
第6题:
阅读下面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生1:"主人下马客在船怎么翻译?"生2:"这首诗为什么要有’无管弦"转轴拨弦’等音乐描写?"生3:"故事情节怎么概括?"生4:"秋江月夜的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生5:"诗歌肯定要有情感抒发,文中重要的情感描写的是什么?"共有15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生1:"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生2:"因为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的是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中,有10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第7题:
教师讲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时,准备列举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8题: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第11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第12题:
江
月
花
夜
第13题:
第14题:
教师讲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列举直抒胸臆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5题:
教学《木兰辞》后,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叙事诗的特点,教师准备举其他诗进行补充讲解,下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6题:
《秋窗风雨夕》是黛玉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的诗。
第17题:
教师讲解李贺《雁门太守行》时,列举边塞诗例子,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8题:
教学《山居秋暝》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师准备列举使用该手法的其他诗词来补充说明。下列作品中的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第19题:
李白《独坐敬亭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孟郊《游子吟》
韦应物《滁州西涧》
第20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第21题: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居易《望月有感》
苏轼《题西林壁》
王安石《登飞来峰》
第22题:
《孔雀东南飞》
《琵琶行》
《陌上桑》
《离骚》
第23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