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题目
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相似考题
更多“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A.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如图4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


    A.2.0 am

    B.3.5 am

    C.4.0 cm

    D.4.5 cm

    答案:B
    解析:
    设玻璃管的横截面为S,玻璃管向上移动为等温变化,初态:p1=66 cmHg,V1=4S,末态:p2=76 cmHg,V2=l2S,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得



    cm≈3.5 cm。故选B。

  • 第3题:

    如图6-9所示,A、B两管平齐,里面盛满水,下面的U形管里充有水银,水银柱高差为Δh=20cm,则A、B两管中的压强差值为( )kPa。

    A. 20.1 B. 24.7 C. 26.7 D. 1.96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一支水银温度表,将其倒置,内管水银柱即滑向管顶,说明这支温度表一定是坏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U形管两端开口,一端直通大气P1,另一端与真空系统连接(设定压力为P2),两端的水银柱差为△h,则 △h=()。

    • A、P1-P2
    • B、P2-P1
    • C、P1+P2
    • D、P2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新水银气压表安装好后,有时内管水银柱一时降不下来,可能原因是()。

    • A、气压表的性能不好
    • B、内管真空较好
    • C、内管的管径细的部分进了空气
    • D、水银不纯
    • E、内管不够洁净

    正确答案:B,D,E

  • 第7题:

    为了测定凝汽器内的压力,将一根玻璃管底端插入装有水银的容器中,玻璃管垂直固定,并将玻璃管顶端与凝汽器相接通,若玻璃管中的银上升高度距容器液面h=706mm,求凝汽器内的绝对压力及其真空度?(当地大气压Pa=9.807×104Pa=r=13.34×104N/m2


    正确答案: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凝汽器的绝对压力
    P=Pa-rh=9.807×104-13.34×104×0.706=3890(Pa)
    凝汽器的真空度Pv=Pa-P=9.807×104-3890=94180(Pa)

  • 第8题:

    新水银气压表安装好后,有时内管水银柱一时降不下来,可能原因是()。

    • A、气压表的性能不好
    • B、内管真空较好
    • C、内管的管径细的部分进了空气
    • D、水银不纯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多选题
    新水银气压表安装好后,有时内管水银柱一时降不下来,可能原因是()。
    A

    气压表的性能不好

    B

    内管真空较好

    C

    内管的管径细的部分进了空气

    D

    水银不纯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体温计的水银柱不会自动下降,是因为水银球与玻璃管之间的内径特别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当大气压为76厘米汞柱时做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管内水银高出槽内水银面75厘米,其原因是(  ).
    A

    托里拆利管的管径太粗

    B

    托里拆利管不是直立的

    C

    托里拆利管上端有空气

    D

    由于水银槽内水银太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如果管的上端存在少量的空气,那么管子的上端也存在一定的气压,故管内水银面的高度要小于76厘米汞柱.

  • 第12题:

    填空题
    水银气压表是利用作用在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与其相通、顶端封闭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的()对()产生的压强相对平衡的原理而制成的。

    正确答案: 水银柱,水银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图2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



    A.h、L均变小

    B.h、L均变大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答案:B
    解析:
    在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加上封闭空气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如果向上提,则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的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压强减小,而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不变,根据上述等量关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须增大才能重新平衡,故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B项正确。

  • 第14题: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一、考题回顾(来源学员分享)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还能挂重物?为什么能将玻璃杯里的饮料吸到嘴里?”
    随后展示一段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看到了什么现象?借此提出问题:“在覆杯实验中大气压可以托住杯中的水,在这里大气压可以将铁桶压扁,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引出课题——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教学——大气压的测量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该实验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
    视频中展示:长约1m长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玻璃管的端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松开手指,管内的水银液面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的水银高度差不多为760mm。如果将玻璃管处于倾斜状态,水银面也不会再下降,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还是760mm,如下图所示: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76cm汞柱,他又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槽内水银面上升了1cm,则竖直放置在槽里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升了____1cm________,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_____76cm_______。
    (2)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D)
    A、1米左右 B、0.76米 C、与管的粗细无关,管长10米 D、大于10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思考: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板书设计】



    1.请简述钢笔吸墨水的原理。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
    钢笔放进墨水里面,这时候皮囊和外界气压是一样的。但是皮囊本身有个弹性形变,也就是它有自身的弹力,这个弹力可以使它自身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于是皮囊内部的体积开始变大,但是空气并没有增多,所以皮囊内部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就小于外界的气压了。接着由于这种气压差,外界大气压就把墨水压进了皮囊内部。
    2.
    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测量大气压强,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第15题:

    水银气压表是利用作用在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与其相通、顶端封闭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的()对()产生的压强相对平衡的原理而制成的。


    正确答案:水银柱;水银面

  • 第16题:

    水银降压信号器玻璃管中有两段水银柱,靠近封闭端的水银柱为()水银柱,用于接通信号器的两个白金接点;另一段为保护水银柱,用于防止工作水银柱()。


    正确答案:工作;氧化

  • 第17题:

    体温计的水银柱不会自动下降,是因为水银球与玻璃管之间的内径特别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关于U型水银压力计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应读水银柱和玻璃管相切的刻线
    • B、当U型管两边水银柱不一样高时,则水银柱高的一面,其上方压力比U型管水银柱低的一面上方压力要高
    • C、当U型管两边水银柱不一样高,则水银柱高的一面,其上方压力比U型管水银柱低的一面上方压力要低
    • D、当U型管两边水银柱不一样高,则水银柱高的一面,其上方压力和U型管水银柱低的一面 上方压力相等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相同大气压下,内管粗细不同的两支气压表的水银柱高度应是()。

    • A、相同
    • B、细的高
    • C、不同
    • D、粗的高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在学习温度计时,某节课上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片段。师: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如何变化?生: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师:那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呢?生:细玻璃内水银柱上升得高,所以细玻璃温度计示数大。师:不对!测量同一杯热水,温度示数肯定是相等的。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问题:(1)指出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合适的举动。(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1)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态度不够亲和,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没有作出回应,尤其是在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评价简单粗暴,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没有掌握理解的地方,没有及时解答,只是给出结论,没有启发学生,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上。
    (2)师: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如何变化?生: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师:嗯,不错,分析得很有条理。那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呢?生:细玻璃内水银柱上升得高,所以细玻璃温度计示数大。师:你再想想,测量同一杯热水,温度示数会不一样吗?生: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它们的温度变化应该是相等的,但是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奥,我明白了!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师:非常好!解决问题时不要硬搬生活经验,应该大胆做出假设,小心演绎求证。生:嗯,知道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水银气压表是一根一端封闭并充满水银的玻璃管,将开口一端插入水银槽中,管内水银柱受重力作用而上升,当作用在水银槽面上的大气压力与管内水银柱重量产生的压强相平衡时,水银柱就稳定在某一高度上,在标准状态下,这个高度就可以用来表示气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用U型玻璃管测量某水平管中的两点的压力差,若U型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差为10cm,则该两点的压力差为()Pa。
    A

    980

    B

    12348

    C

    13328

    D

    13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一支水银温度表,将其倒置,内管水银柱即滑向管顶,说明这支温度表一定是坏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