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Z,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A.h、ι均变大 B.h、ι均变小 C.h变大ι变小 D.h变小ι变大

题目
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Z,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A.h、ι均变大
B.h、ι均变小
C.h变大ι变小
D.h变小ι变大

相似考题
更多“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Z,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将常压HF和水蒸气分别置于一根1.5 m长的玻璃管两端, 使其向管内自由扩散, 则U(HF)/ U(H2O)为__________,两气体在离通入HF端 __________m相遇而生成白烟。


    答案:
    解析:
    0.95 0.73

  • 第2题:

    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ι,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A.h、ι均变大
    B.h、ι均变小
    C.h变大,ι变小
    D.h变小,ι变大

    答案:B
    解析:
    先假设气柱长度不变,即ι不变h减小,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不变,水银柱高度变小。管内气体压强p1=p0-p水银,P1增大,管内气体体积减小,ι必须变小才能重新获得平衡,故h减小,ι也要减小。B项正确。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一周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 第3题:

    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A.2.0 cm

    B.3.5 cm

    C.4.0 cm

    D.4.5 cm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如图2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



    A.h、L均变小

    B.h、L均变大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答案:B
    解析:
    在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加上封闭空气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如果向上提,则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的体积增大,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压强减小,而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不变,根据上述等量关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须增大才能重新平衡,故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B项正确。

  • 第5题: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一、考题回顾(来源学员分享)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还能挂重物?为什么能将玻璃杯里的饮料吸到嘴里?”
    随后展示一段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看到了什么现象?借此提出问题:“在覆杯实验中大气压可以托住杯中的水,在这里大气压可以将铁桶压扁,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引出课题——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教学——大气压的测量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该实验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
    视频中展示:长约1m长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玻璃管的端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松开手指,管内的水银液面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的水银高度差不多为760mm。如果将玻璃管处于倾斜状态,水银面也不会再下降,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还是760mm,如下图所示: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76cm汞柱,他又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槽内水银面上升了1cm,则竖直放置在槽里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升了____1cm________,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_____76cm_______。
    (2)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D)
    A、1米左右 B、0.76米 C、与管的粗细无关,管长10米 D、大于10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思考: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板书设计】



    1.请简述钢笔吸墨水的原理。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
    钢笔放进墨水里面,这时候皮囊和外界气压是一样的。但是皮囊本身有个弹性形变,也就是它有自身的弹力,这个弹力可以使它自身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于是皮囊内部的体积开始变大,但是空气并没有增多,所以皮囊内部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就小于外界的气压了。接着由于这种气压差,外界大气压就把墨水压进了皮囊内部。
    2.
    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测量大气压强,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第6题:

    如图所示,类似文丘里管路,当管中的流量为Q时,观察到A点处的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为h,当改变阀门的开启度使管中的流量增大时,玻璃管中水位h会发生什么现象?(  )

    A.h变小
    B.h不变
    C.h变大
    D.无法辨别

    答案:C
    解析:
    文丘里效应表现在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或流量增大的现象。根据连续性方程Q=Av,管中流量增大,管径不变则流速增大;若流动在重力场中,作用在流体上的质量力只有重力,则欧拉方程积分后可得伯努利方程为:

    可看出流速的增大伴流体压力降低,从而A点处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差增大,故h变大。

  • 第7题:

    如图所示,由一直径为d,重量为G的活塞浸在液体中,并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液体的密度为ρ,活塞浸入深度为h,试确定液体在测压管内的上升高度x。
    设柱塞侵入深度h处为等压面,即有
    (FG)/(πd2/4)=ρg(h+x)
    导出:x=4(F+G)/(ρgπd2)−h

  • 第8题:

    液柱式压力计中,若ρ为U形管内工作液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则所测得的差压为()。

    • A、ρgh
    • B、h/ρg
    • C、gh/ρ
    • D、ρg/h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管内水面()于水平面(高于,低于),管内水面呈()面(凹,凸,平),在细毛管中的高度()于粗毛细管中的高度,玻璃插入水银中,管内液面呈()面,管内液面()于平面。


    正确答案:高;凹;高;凸;低

  • 第10题:

    判断题
    水银气压表是一根一端封闭并充满水银的玻璃管,将开口一端插入水银槽中,管内水银柱受重力作用而上升,当作用在水银槽面上的大气压力与管内水银柱重量产生的压强相平衡时,水银柱就稳定在某一高度上,在标准状态下,这个高度就可以用来表示气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圆锥摆中,球M的质量为m,绳长l,若 角保持不变,则小球的法向加速度为:
    A

    gsinα

    B

    gcosα

    C

    gtanα

    D

    gcot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浪涌保护器的气体放电管是由()组成的。
    A

    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B

    较为接近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C

    较为接近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D

    一片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
    验,探索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物理教科书中关于“大气压强”部分内容如下:
    演示(录像)
    大气压的测量
    如图9.3—3,在长约l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 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2)说明本演示实验采用录像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利用该实验录像完成“大气压强的大小”的一段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答案:
    解析:
    (1)大气对浸在里面的一切物体均具有压强,这种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因为该实验中用到了水银(汞),汞是有毒的,为了安全起见,所以用录像。
    (3)教学设计:

  • 第14题:

    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A.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如图4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


    A.2.0 am

    B.3.5 am

    C.4.0 cm

    D.4.5 cm

    答案:B
    解析:
    设玻璃管的横截面为S,玻璃管向上移动为等温变化,初态:p1=66 cmHg,V1=4S,末态:p2=76 cmHg,V2=l2S,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得



    cm≈3.5 cm。故选B。

  • 第17题:

    如图6-10所示,密闭容器,左测压管内为水银,右测压管内为水,测压管上部均为绝对真空,左侧测压管读数为20cm,则右侧测压管读数为( )cm。

    A. 20 B. 136 C. 272 D. 40


    答案:C
    解析:
    提示:取容器内液面作为的等压面分析,其绝对压强为pHggZ2-pHggZ1。

  • 第18题:

    如图所示,若真空计上、下水银面高差h=0.3m。问容器K内的真空压力p是多少?已知水银的密度ρ为13600kg/m3
    K内的真空是当地大气压力p1与K内气体绝对压力p2之差:
    p=p1-p2
    =ρgh
    =13600×9.807×0.3
    =40012.56(Pa)
    =40.01256kPa
    K内的真空压力是40.01256kPa。

  • 第19题:

    水银降压信号器玻璃管中有两段水银柱,靠近封闭端的水银柱为()水银柱,用于接通信号器的两个白金接点;另一段为保护水银柱,用于防止工作水银柱()。


    正确答案:工作;氧化

  • 第20题:

    浪涌保护器的气体放电管是由()组成的。

    • A、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 B、较为接近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 C、较为接近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 D、一片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的玻璃管或套瓷管内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当读取玻璃液体温度计时,对于水银温度计要读取水银柱()所示温度,对于有机液体温度计,要读取液体柱()所示温度。


    正确答案:凸面最高点;凹面最低点

  • 第22题:

    单选题
    测定熔点的温度校正值的计算公式为;△t=0.00016(t1—t2)h,其中0.00016,t1,t2,h分别表示()。
    A

    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值,温度计读数,没有浸入加热液体中那一段水银柱的平均温度,外露在热浴液面的水银柱高度

    B

    温度计读数,没有浸入加热液体中那一段水银柱的平均温度,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值,外露在热浴液面的水银柱高度

    C

    没有浸入加热液体中那一段水银柱的平均温度,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值,外露在热浴液面的水银柱高度,温度计读数,

    D

    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值,外露在热浴液面的水银柱高度,温度计读数,没有浸入加热液体中那一段水银柱的平均温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U型玻璃管测量某水平管中的两点的压力差,若U型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差为10cm,则该两点的压力差为()Pa。
    A

    980

    B

    12348

    C

    13328

    D

    13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