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小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游水平,勉强考上初中后,他上课经常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他,说他太笨,很难升入初二,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为此,小华已经连续参加几个学习辅导班,但是学习成绩仍旧没有提高。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小华都会在家抱怨:“我太笨了,思维慢,老师只知道批评我,让我无法学习,我不想去学校了,我不会做作业,老师和同学会笑话我。"对于这种抱怨,小华的父亲每次都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小华。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小华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问题。由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小华,说他太笨,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导致小华潜意识里接受了这种看法,认为自己就是老师和同学所说的那样,由此,小华形成了自卑、缺乏自信、孤僻的心理状态。
(2)学习问题。小华的学习成绩不好,连续参加好几个学习辅导班,也没见效果。老师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他,说他太笨,导致小华对学习、学校产生了畏惧,提高学习成绩更是成了大难题。
(3)亲子关系问题。小华与父母缺乏沟通,父亲对他学业不好情形只知道责骂,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这种状态需要改善。
(4)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老师对小华的态度是经常批评,说他太笨,没有鼓励和支持;同学们也都觉得他“有点问题”、“太安静、孤僻”,没有帮助他;而小华自己也不和老师、同学交流。因此,小华在校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需要改善。
(5)缺乏有效支持,孤立无援。小华的老师批评他,同学嘲笑他,父亲责骂他,这使小华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2.针对案主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小华进行情绪疏导
社会工作者应发现和挖掘小华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小华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重要。
(2)为小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辅导课业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或者小华同班同学中的志愿者,定期为小华辅导课程作业,有针对性地制订辅导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3)与小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及亲子沟通技巧
要求小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华,多倾听小华的需要,了解小华的想法,帮助小华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
(4)为小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
将与小华有同样情况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开展小组或者社区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小华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与小华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
①通过沟通,让小华的老师能够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华,避免使用侮辱性词汇,如“你太笨”等;
②争取老师支持和鼓励小华与同学交往,同时在学生面前肯定小华的进步与努力;
③与小华的同学进行沟通,让他们平时多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充分了解,以达到放弃对小华的偏见的目的。
第3题: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4题:
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保证金采取查询、冻结、扣划措施。
第5题: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6题:
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应()
第7题:
初二学生小何今年l5岁,平时经常旷课.打架,去年4月他被学校“勒令休学”。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8题:
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宽容理解小华,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
严厉责罚小华,令其尽快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联系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掉不良习惯
第9题:
宽容理解图图,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
联系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掉不良习惯
严厉责罚图图,令其尽快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易错项。
关心爱护图图,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勒令退学
开除学籍
批评教育
单独禁闭
第13题:
第14题:
因下列情形造成安全事故的,由学校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15题:
学校应当对学生伤害事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是()。
第16题:
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伤害依法承担责任的是()。
第17题:
因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 )。
第18题:
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应()。
第19题:
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采取()。
第20题: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学生放学后发生意外的
第21题:
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侵害造成的;
未对学生进行相对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
第22题:
第23题:
勒令退学
开除学籍
批评教育
单独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