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题目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相似考题
更多“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

    A.可能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

    B.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没通过英语六级

    C.必然有的学生没通过英语六级

    D.必然有的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


    正确答案:C
    “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等值于“必然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这又等值于“必然有的学生没通过英语六级”。所以,应该选C。

  • 第2题:

    已知学生关系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班长),其中“学号”是主码,“班长”属性表示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长的学号,则学生关系是 ______。

    A.是参照关系不是被参照关系

    B.是被参照关系不是参照关系

    C.既是参照关系又是被参照关系

    D.没有参照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在学生关系中,班长来自于学生的学号,班长不是学生关系的主码,但学号是学生关系的主码,因此,这是同一个关系内部属性间的引用关系,学生关系既是参照关系又是被参照关系。

  • 第3题:

    某班有52名学生,其中正、副班长各一名,现选派5名学生参加某种课外活动,如果班长、副班长至少有一人在内,有多少种选派法?( )

    A. 19600
    B. 460600
    C. 480200
    D. 2118760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在课堂教学交流中,()是主要的信息接收者?

    A学生

    B班长

    C校长

    D教师


    A

  • 第5题: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 A、四年级甲班
    • B、学生
    • C、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 D、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正确答案: 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 第7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 A、(队长,15)
    • B、(班长,20)
    • C、(班长,15)
    • D、(队长,12)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 A、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 B、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 C、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 D、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计算机。B.甲班小张懂计算机。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计算机。

    正确答案: 显然,A与C之间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话之中肯定有一句是假话。由题意得,话语B是真的。既然如此,C就是假。由C是假的得,A是真的。所以,甲班班长懂计算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

    正确答案: p并且q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A

    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B

    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C

    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D

    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可以直接推出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其他三项均不能推出。

  • 第12题:

    问答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正确答案: 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35)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35)

    A.(队长,15)

    B.(班长,20)

    C.(班长,15)

    D.(队长,12)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由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组成联队,参加大学举行的足球赛。在推选联队队长时,所有的北方学生都推选张明当队长,所有的法学院的队员都反对张明当队长,而有的队员则不表态。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下列哪项关于该联队的断定也是真的?( )

    A.有的北方队员是工学院的学生

    B.有的商学院的队员不表态

    C.有的不表态的队员不是法学院的学生

    D.有的法学院的队员是北方人


    正确答案:C
    C[解析]选项A不必定为真,因为可能所有的北方队员都是商学院的学生。选项B也不必定为真,因为商学院的队员可能都是北方人。法学院队员不可能是北方人,因为北方 人都支持张明,所以选项D不为真。既然所有法学院的队员都反对张明当队长,那么不表态的队员肯定不是法学院的学生,所以选项c必定为真。

  • 第15题:

    张、王、李三人是某小学英语教师。他们对甲、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作出如下判断()。
    张:如果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那么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王: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而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李:或者甲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或者乙班所有学生爱学英语
    如果上述三人的判断只有一假时。则以下各项中除了哪项其余判断均不能必然推出?()

    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B.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C.甲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
    D.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乙班有的学生不爱学英语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设A=甲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B=乙班所有学生都爱学英语。则三位老师的
    话可表示为:张:A→非B;王:非A且B;李:A或者B。
    如果王老师的话为真,则“非A”为真且“B”为真,由“B”为真可推出李老师的话为真.由“非A”为真可推出张老师的话为真,与“只有一假”矛盾,所以王老师的话为假。即其矛盾命题“A或非B”为真,李老师和张老师的话为真。
    由“A或非B”和“A或者B”可知,A必然为真(因为非B和B至少有一个为假),再由“A→非B”可知,“非B”为真。故答案选D。此题也可用代入法。

  • 第16题:

    “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


    正确答案:p并且q

  • 第17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正确答案: (1)表示集合概念;(2)(3)表示非集合概念。

  • 第18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 A、某年级甲班
    • B、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 C、学生
    • D、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计算机。B.甲班小张懂计算机。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计算机。


    正确答案: 显然,A与C之间是矛盾关系。所以,这两句话之中肯定有一句是假话。由题意得,话语B是真的。既然如此,C就是假。由C是假的得,A是真的。所以,甲班班长懂计算机。

  • 第20题:

    单选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A

    (队长,15)

    B

    (班长,20)

    C

    (班长,15)

    D

    (队长,12)


    正确答案: D
    解析: 等价类划分法选择适当的数据子集来代表整个数据集,通过降低测试的数目实现"合理的"覆盖,从而覆盖更多的可能数据,以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要考虑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指输入完全满足程序输入的规格说明,是由有效、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是否满足规格说明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和有效等价类相反,指由不满足程序输入要求或者无效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使用无效等价类,可以鉴别程序异常情况的处理。本题中,(队长,15)、(队长,12)都是无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当测试到队长不属于班委干部时就会抛出异常,对年龄的测试就没有意义了,因此(队长,12)不是好的测试用例。可以设计测试用例(班长,12),用于测试年龄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A

    某年级甲班

    B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C

    学生

    D

    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A

    四年级甲班

    B

    学生

    C

    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D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正确答案: (1)表示集合概念;(2)(3)表示非集合概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