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
A.可能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英语六级
B.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没通过英语六级
C.必然有的学生没通过英语六级
D.必然有的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
第2题:
已知学生关系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班长),其中“学号”是主码,“班长”属性表示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长的学号,则学生关系是 ______。
A.是参照关系不是被参照关系
B.是被参照关系不是参照关系
C.既是参照关系又是被参照关系
D.没有参照关系
第3题:
第4题:
在课堂教学交流中,()是主要的信息接收者?
A学生
B班长
C校长
D教师
第5题: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藏族人”,这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第6题:
如断定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a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b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第7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第8题:
在甲班的班长选举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有的北京籍学生都拥护刘伟当班长,所有的广西籍学生都反对刘伟当班长,有的男生是广西籍学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甲班的断定也必定为真()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有的男生反对刘伟当班长
有的男生不是广西籍
刘伟是北京籍学生
有的女生是广西籍
第12题:
第13题:
●在某班级管理系统中,班级的班委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生活委员,且学生年龄在15~25岁。若用等价类划分来进行相关测试,则(35)不是好的测试用例。
(35)
A.(队长,15)
B.(班长,20)
C.(班长,15)
D.(队长,12)
第14题:
由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组成联队,参加大学举行的足球赛。在推选联队队长时,所有的北方学生都推选张明当队长,所有的法学院的队员都反对张明当队长,而有的队员则不表态。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下列哪项关于该联队的断定也是真的?( )
A.有的北方队员是工学院的学生
B.有的商学院的队员不表态
C.有的不表态的队员不是法学院的学生
D.有的法学院的队员是北方人
第15题:
第16题:
“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
第17题:
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第18题: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是河南籍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第19题:
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计算机?A.甲班所有学生懂计算机。B.甲班小张懂计算机。C.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计算机。
第20题:
(队长,15)
(班长,20)
(班长,15)
(队长,12)
第21题:
某年级甲班
某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学生
某年级甲班的学生
第22题:
四年级甲班
学生
四年级甲班的学生
四年级甲班有的学生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