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德育“认知模式”中,设置两难问题是为了( )。A.道德发展的形式B.测量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C. ”相关问题
  • 第1题: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 道德推理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 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什么?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什么?该模式强调实施的方法 和策略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根据题中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认知性德育发展模式。认知性德 育发展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 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
    (1)道德发展论
    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 该”、“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 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②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他设计了“两难故事法”用以测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道德 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即: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2——个人 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习俗道德水平(阶段3——相互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 调,阶段4——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5——至上的权力、社会契约 或功利,阶段6——普遍性伦理原则)。
    个体的道德判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经历性质不同但有相互关联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 段;上述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 推理能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
    ③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第一,道德的发展是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第二,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 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
    第三,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
    ①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②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③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④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⑤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 第2题:

    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状况与需要的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德育模式是( )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答案:B
    解析:
    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麦克费尔,其主要观点是:道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对 学生需要的调查表明,人类的基本需要是要与他人和睦融洽,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道德教育 应促进发展成熟的社会判断和行为;注重道德感染力和榜样的作用;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法 进行道德教育

  • 第3题:

    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德育策略。


    答案:
    解析:
    (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收比自己原有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 第4题:

    简要分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
    提出和倡导这一方法,是科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 第5题:

    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
    是( )。
    A.体谅模式 B.社会效仿模式
    C.活动模式 D.认知模式


    答案:D
    解析:
    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会使学生面临关于道德推理的认知冲突,使
    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道德观点。这种教育模式是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