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要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2)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类会通过自己做出的一些有意识的决定主宰自己的命运。人有自由意志,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3)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应该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4)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使人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一样,都关注无意识在心理问题中的作用,都把无意识心理看作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不赞同弗洛伊德所说的有意识过程不重要的观点,他们相信人类会通过自己做出的一些有意识的决定主宰自己的命运。

  • 第2题:

    简要介绍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


    答案:
    解析: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成果如下: (1)“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提出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论其贫富贵贱,都应该进学校”,这就是其“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这也构成了其普及教育论的基础。
    (2)幼儿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四级学制。第一级就是婴幼儿期(0—6岁),儿童在“母亲的膝前”即母育学校接受教育。
    (3)教学基本理论:夸美纽斯坚持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他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几大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的原则等。
    (4)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人。班级授课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对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也对后世的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编写的《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其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主要教师。他还编写了《世界图解》指导儿童学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幼儿教育主张对于西方幼儿教育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 第3题:

    【单选题】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和主要理论参考来自()心理学。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

  • 第4题:

    简要论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答案:
    解析: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从历史的继承性来看,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显然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引申发展出来的。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全面地发展了“自然适应性”原则,使其更加丰富。他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发展为教育适应儿童心理的思想,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使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心理学化。即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他还力图从客观现象和人的心理过程探索教育和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依据这些要素为核心来组织各科课程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与自然活动的规律相协调。首要的是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在此原则下,提出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懂得自己教育自己。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存在严重的缺陷,但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不仅成为他自己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19世纪欧美一些国家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 第5题:

    简要介绍几种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答案:
    解析:
    (1)用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借助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为学生叙述生活中的事件、描述生活化的场景、勾画生活中的人物,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2)用教具触发情境,就是教师通过实物、书本、照片、表格等展现具体的画面,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背景和场面,引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3)用材料诱发情境,就是教师以历史典故、童话传说、时政热点、人物传说、笑话等材料为背景,诱发情境。(4)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包括音乐、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人物、场景。(5)用活动表现情境,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剪取或截取某些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生活片段运用到教学中,通过组织角色扮演、讨论辩论、小组演练、方案设计等形式的模拟活动表现情境。(6)用幽默夸张情境,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具有寓意的漫画、夸张的数字、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谚语等,来展现生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