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的途径。”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答案:
    解析:
    (1)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选拔学生(体育教学评价的选拔目的) (2)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成绩(体育教学评价的甄别目的)
    (3)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进步(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目的)
    (4)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激励学生(体育教学评价的激励目的)。

  • 第2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简述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挑战性与胜任力同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总成正比的,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对于简单、容易的任务,尽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些;对于复杂、困难的任务,则要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气氛。(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和反馈。一方面可以调整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不恰当的评定会有消极的作用,如使学生过分关注结果,抑制内在动机等。因此,在评定时应该注意:要用评定表示进步的快慢,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加上恰当的评语。(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励能激发动机,惩罚则不能;滥用外部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奖惩影响成就目标的形成;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整个人;态度要真诚;要强调学生的努力。(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6)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7)适当地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成败归因,有时候,积极比正确更重要,尤其是后进生,引导其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足,而不是能力不足。(8)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9)注意内外部动机的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10)加强自我效能感。引起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习动机。我们要做好三方面:直接经验训练、间接经验训练、说服教育。

  • 第4题:

    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 A、教师、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媒体
    • B、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 C、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
    • D、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简述教师和学生使用媒体学习材料的5P原则。


    正确答案: ①预览材料。
    ②准备材料。
    ③准备环境。
    ④让学生做好准备。
    ⑤提供学习体验。

  • 第6题:

    ()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倾听

  • 第7题: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教师尚不了解的知识和信息,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惟一来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深入了解学生哪些情况,以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


    正确答案: 了解学生情况的内容:
    (1)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2)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
    (3)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4)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情况
    (5)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潜能发展情况

  • 第9题:

    教学目标的主要来源有()。

    • A、学生的学习需求
    • B、学生的现实生活
    • C、教材的学习素材
    • D、教师的生活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正确答案: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述外语教学中反馈的两种主要类型,列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三种途径,以便及时给予反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教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A

    教师、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媒体

    B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C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

    D

    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媒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各种情形中能够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是

    A.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B.学生的智力分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C.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D.教师的性别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的条件。计算积差柏关系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本题中,选项A不符合这个条件,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观测值无法计算积差相关系数。(2)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本题中,教师的性别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非连续变量,因此选项CD不符合这个条件。(3)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这一条件应通过查阅已有资料或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进行分析。(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这一条件应通过绘制相关散点图或查阅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 第14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关于自主学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
    • B、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 D、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正确答案:数学学习

  • 第17题:

    合作学习只能使教师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不管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风格如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对于有效互动行为评价,()体现了教师的高参与、学生的高主动。

    • A、教师主导与协商,学生合作学习
    • B、教师控制、频繁强化,学习按照提前预设的步骤
    • C、教师根据设施和所需资源辅助学习,学习就是探究和发现
    • D、教师依据固定的资源组织教学,学生依据任务和资源的要求学习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师教学
    • B、教师教育
    • C、学生学习
    • D、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简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归因,使学生继续努力。

  • 第21题:

    简述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正确答案: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 第22题:

    问答题
    深入了解学生哪些情况,以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

    正确答案: 了解学生情况的内容:
    (1)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2)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
    (3)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4)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情况
    (5)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潜能发展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正确答案: 数学学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