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二次加工编研成果是通过摘录、缩编、剪辑档案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组织整理,形成的()、介绍性材料。
A概念性
B概要性
C概算性
D概率性
第5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第6题:
在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伯尔所说的“组织者”。( )
第7题:
概念性
概要性
概算性
概率性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正本和副本
正本和摘录
副本和摘录
复印和摘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档案复制本分为()两种。
A正本和副本
B正本和摘录
C副本和摘录
D复印和摘录
第16题:
第一手材料()。
第17题:
自记水位计记录成果的摘录应在订正后进行,()应能反映水位变化过程。
第18题:
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等方法属于()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摘录时间
摘录点次
摘录成果
摘录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