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因为同化物主要在韧皮部筛管中运输,根据压力流动假说,同化物从叶片运到花、果实等器官不需要代谢提供能量。
第1题: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韧皮部卸出首先是蔗糖从筛分子卸出,然后以短距离运输途径运到接受细胞,最后在接受细胞贮藏或代谢。
第2题:
同化物是如何装入与卸出筛管的?
第3题:
根据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肥胖是因为()
第4题:
关于环割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第5题:
1930年E、Münch提出了解释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学说。该学说的基本论点是,同化物在筛管内是随液流流动的,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两端的膨压差引起的。
第6题:
提出了解释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学说。该学说的基本论点是,同化物在筛管内是随液流流动的,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两端的膨压差引起的。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环割主要阻断了叶片形成的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
若环割太宽,环割上端的组织因得不到光合同化物而死亡
如果环割适当,切口能重新愈合
环割会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积累引起膨大
第11题:
第12题:
筛管间具有开放的筛板孔
筛管运输本身不需要能量
在源端和库端存在膨压差
在同一筛管中能同时发生双向运输
第13题:
如何证明高等植物的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通道是韧皮部?
第14题:
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及其调节
第15题:
目前测定韧皮部运输速度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作为示踪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这种分子直接注入筛管分子内,追踪这种分子在筛管中的运输状况,根据单位时间中此分子的移动距离来计算运输速度。另一种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常用的同位素是()。将它的化合物饲喂叶片,然后追踪化合物在筛管中的运输状况、运输速度,用这种技术还可研究同化物的分配动态。
第16题:
从叶肉细胞把同化物装载到韧皮部的细胞是消耗代谢能的。
第17题:
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要经过三个区域:即(1)光合同化物()区,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2)同化物()区,指小叶脉末端的韧皮部的薄壁细胞;(3)同化物()区,指叶脉中的SE-CC。
第18题:
简述同化物从韧皮部卸出的途径
第19题: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
此处理主要阻断了叶片形成的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
此处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积累引起膨大
如果环割不宽,切口能重新愈合
如果环割太宽,环割上端的韧皮部组织因得不到光合同化物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