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物过多 B.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C.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D. 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题目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物过多
B.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C.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D. 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相似考题
更多““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物过多 B.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C.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D.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正确答案:A
    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国家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较高;三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故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间数值的比率。相对指标的种类有()。

    • A、结构相对指标
    • B、比例相对数
    • C、比较相对指标
    •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 E、分类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十二五”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指二氧化硫、()四项指标。

    • A、化学需氧量
    • B、氨氮
    • C、生化需氧量
    • D、氮氧化物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中的(),指完成定额工日与实用工日(即全部作业工日数)相比的比率。

    • A、执行定额面指标
    • B、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 C、定额指标
    • D、完成指标

    正确答案:B

  • 第5题:

    2006年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包括()。

    • A、二氧化硫
    • B、化学需氧量
    • C、氮氧化合物
    • D、水蒸气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规划指出,到2010年,我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必须要比2005年全都下降()。


    正确答案:10%

  • 第7题: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预评估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城市达到全部考核指标要求且实施完成规划任务的()意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实施完成情况()报告。


    正确答案:结论性;预评估;预评估

  • 第8题:

    就污染物排放指标而言,主要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类污染物的排放,设置2020年相对2015年排放量均降低()的约束性指标。

    • A、5%
    • B、10%
    • C、20%
    • D、15%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多选题
    国家“十五”期间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
    A

    化学需氧量 

    B

    生化好氧量 

    C

    总悬序固体 

    D

    氨氮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我国湖泊(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
    A

    总磷

    B

    化学需氧量

    C

    高锰酸盐指数

    D

    五日生化需氧量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COD>BOD>BOD5>TOC
    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O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差值越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别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间数值的比率。相对指标的种类有()。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E

    分类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各项中,应纳入责任中心广义业绩考核的口径的有( )。

    A.价值指标的完成情况

    B.非价值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

    C.年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D.日常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一般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两个指标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2013年广西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75.94万吨、8.10万吨、52.1万吨和47.2万吨,各项减排排指标均顺利完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2006年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不包括()。

    • A、二氧化硫
    • B、化学需氧量
    • C、氮氧化合物
    • D、水蒸气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东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8.88%和18.81%,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国家下达的减排()的任务。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指二氧化硫、()四项指标。

    • A、化学需氧量
    • B、氨氮
    • C、生化需氧量
    • D、氮氧化物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物过多 ②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③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④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2006年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包括()。
    A

    二氧化硫

    B

    化学需氧量

    C

    氮氧化合物

    D

    水蒸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主要是硫排放量与化学需氧量两个指标没完成,环境污染严重。不属于导致这一现象主要原因的是(  )。
    A

    环境污染物过多

    B

    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C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D

    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①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国家投入严重不足;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较高;③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

  • 第23题:

    多选题
    “十二五”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指二氧化硫、()四项指标。
    A

    化学需氧量

    B

    氨氮

    C

    生化需氧量

    D

    氮氧化物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我国河流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
    A

    化学需氧量

    B

    五日生化需氧量

    C

    总磷

    D

    浊度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