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腰围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更多“ 腰围测量对于( )的判断尤为重要。 ”相关问题
  • 第1题:

    腰围测量时应注意()

    A.测量时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保持自然呼吸状态

    B.考虑性别因素,测量环境相对隔离

    C.收紧腰围尺时使用腰围尺收紧的功能即可,松紧适度,勿压入软组织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 第2题:

    腰围的测量


    答案:
    解析:
    环境要求:安静宽敞,相对隔离,避免旁人围观;地表水平、坚固。测量步骤:
    (1)被测者直立,双臂适当张开下垂,双脚合并,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脚,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2)腰围的测量是在肚脐上缘上1cm的水平面上进行。测量时皮尺刻度下缘距肚脐上缘1cm处,水平环绕一周。测量时皮尺贴近皮肤,但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cm。

  • 第3题:

    成人体格测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 A、腰围和胸围
    • B、腰围和臀围
    • C、身高与体重
    • D、腰围和体重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怎样测量腰围?


    正确答案: 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

  • 第5题:

    腰围测量对于()的判断尤为重要。

    • A、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
    • B、超重和肥胖
    • C、体格发育程度
    • D、体型匀称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判断题
    常用的体格测量项目有身高、体重、上臂围、腰围、臀围、皮褶厚度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判断题
    真诚的态度对于减少分手所造成的伤害尤为重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腰围测量对于()的判断尤为重要。
    A

    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

    B

    超重和肥胖

    C

    体格发育程度

    D

    体型匀称


    正确答案: A
    解析: 腰围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 第9题:

    问答题
    怎样测量腰围?

    正确答案: 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阳光、上进的心态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尤为重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测量腰围。

    正确答案:
    (1)测前准备
    核对被测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2)测量腰围
    ①测量者站于被测者的前面或侧面,被测者自然站立,两手下垂。
    ②测量者在被测者的肋下缘与髂前上嵴连线的中点做标记,用软尺通过该中点测量腰围。
    ③要保证软尺水平,轻贴皮肤,不过力挤压或远离皮肤。
    ④被测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测量,并保持正确体位。
    ⑤在呼吸末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
    ⑥三次测量。
    (3)记录及计算结果
    ①有三次测量的原始记录。
    ②有测量日期和测量者签名。
    ③有平均值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为刘先生测量腰围时,错误的操作是(  )。
    A

    测量腰围时经脐部绕腹部一周

    B

    腰围≥90cm才属于中心肥胖

    C

    测量腰围时着薄衣、空腹

    D

    腰围读数精准到1mm

    E

    测量腰围时用软尺


    正确答案: C
    解析:
    ACDE四项,腰围的测量方法:受试者着薄衣,空腹,直立,两脚分开30~40cm,用一个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髂骨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在脐上,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B项,中国肥胖工作组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185cm为腹型肥胖(即内脏肥胖、中心肥胖)。

  • 第13题:

    成人体格测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

    A.腰围和胸围

    B.腰围和臀围

    C.身高和体重

    D.腰围和体重


    正确答案:C
    C

  • 第14题:

    社区营养普查需要测量某40-60岁年龄组人群的腰围,请你简述测量腰围的方法和步骤及评价标准(中国标准)与判断。



    答案:
    解析:
    1.腰围的测量方法及步骤
    ①选择测量工具并校对: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测量前进行校对。
    ②被测量者姿势:自然站立,勿用力挺胸或收腹,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平视前方。
    ③测量者姿势:要两名测试员(甲乙)配合,测试员在被测者的两侧站立。
    ④测量定位:测试员甲进行测量定位,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一周;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
    ⑤读数并记录:测试员甲在被测者呼气末开始读数;测试员乙记录读数。读数要求精确至1cm。
    2.腰围评价标准:
    中国腹部肥胖的标准:男性≥85cm;女性≥80cm为向心性肥胖

  • 第15题:

    评价肥胖程度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

    • A、体重指数
    • B、身高和腰围
    • C、体重指数和腰围
    • D、腰围
    • E、脂肪厚度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探讨男性腰围与腹腔内脂肪面的关系,对20名男性志愿受试者测量其腰围(cm),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法测量其腹腔内脂肪面积(cm2),建立有腰围估计腹腔内脂肪面积的回归模型,回归系数为b=2.110,则回归系数的解释为()。

    • A、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每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2.110cm2
    • B、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2.110cm2
    • C、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越大,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越大
    • D、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每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2.110cm2
    • E、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2.110cm2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判断题
    对于企业来讲,拥有高消费,高价值的忠诚客户尤为重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成人体格测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A

    腰围和胸围

    B

    腰围和臀围

    C

    身高与体重

    D

    腰围和体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腰围的测量应在肚脐以上1cm的水平面上进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  )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
    A

    腰围

    B

    臀围

    C

    胸围

    D

    体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即使是对于体重正常者,腰围增加也同样是患病风险升高的一个标志。

  • 第22题:

    单选题
    腰围测量对于(  )的判断非常重要。
    A

    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

    B

    超重和肥胖

    C

    体型匀称

    D

    体格发育程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腰围测量对于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因为腰围可以很好地预测腹部脂肪是否堆积过多,所以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 第23题:

    多选题
    腰围测量可用于(  )的判断。
    A

    超重

    B

    脂肪分布

    C

    消瘦

    D

    肥胖

    E

    体型

    F

    蛋白质分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