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下列理论不涉及到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的是()
第4题:
下列属性中,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具备的是()
第5题:
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行为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第6题:
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和职业性。
第7题:
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第8题:
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9题:
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相对性种类有()
第10题:
关于高校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论述错误的是()。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评价标准,根本上说是要求教师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16题: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应当具体分析目的与手段的联系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即坚持用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观点来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所决定的。
第17题:
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第18题:
教师道德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善的判定。
第19题:
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20题:
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共同性表现在()
第21题:
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个体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列宁提出的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形成要受政治和社会经济基础制约,要反映政治和经济的需求的理论;
“综合人才观”
第24题: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左右着教师道德行为,成为构成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承担传播知识、创造知识与监督社会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