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1日,先达建材公司与某银行签订一份贷款合同,约定借款30万元,期限1年。合同签订后,银行依约放贷。后先达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还贷。银行多次向先达公司催款未果。先达公司告知银行,某装修公司欠其贷款50万元,但鉴于双方长期合作关系,一直未追讨。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该案件涉及哪几个法律关系?
(2)根据《合同法》,银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可采取何种保全方式?为什么?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某企业2011年签订如下合同:(1)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年报审计合同,审计费为12万元。(2)与国外某公司签订一份受让期五年的专利技术合同,技术转让费按此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的2%收取,每年分别在6月和12月结算。(3)与国内甲公司签订委托定制产品合同,约定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由甲公司提供,合同只约定定制产品总金额40万元,未分别载明提供的材料款和加工费。(4)与供电部门签订一份供电合同,合同约定按实际供电数量和金额按月结算电费。(5)与某材料供应商签订一份材料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0万元;次月因生产计划变化,经与供应商协商减少采购数量,签订一份补充合同,合同金额修改为50万元。(6)与银行签订一份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最高贷款限额为5000万元,每次在限额内借款时,按实际借款金额另行签订借款合同。(7)以500万元取得一宗土地用于建造厂房,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一份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问题:
请分别说明该企业签订的上述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若缴纳,则简述计算缴纳印花税时的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目。
(1)不缴纳印花税。(2)要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是合同所载的金额,但是本题中合同无法确定计税金额,暂按5元贴花,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适用“产权转移书据”税目。(3)要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为40万元,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加工定做合同,若合同未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和原材料金额的,则就全部金额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适用“加工承揽合同”税目。(4)不缴纳印花税。(5)要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为60万元,因为合同金额减少,多贴印花的,不得申请退税或抵扣;适用“购销合同”税目。(6)要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为5000万元,因为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规定最高限额,对这类合同只以其规定的最高额为计税依据;适用“借款合同”税目。(7)要缴纳印花税,计税依据为500万元;适用“产权转移书据”税目。
第4题: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