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因为丈夫乙与别的女人有染而产生了怨恨,决定杀乙。某日,甲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茶水中让乙喝下。乙喝下茶水后,逐渐昏迷过去。甲看到乙昏迷在地,逐渐产生了悔恨之意,于是找来邻居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结果乙通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o⊙)
D.应当免除处罚
第1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在抢劫犯罪的情况下,行为已经既遂时,就不存在正当防卫,如果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则属于事后防卫
B.甲和乙有宿怨,甲故意用枪射杀乙,乙也刚好准备用事先藏好的砍刀杀甲,甲把乙射死,甲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C.甲给乙服用麻醉药后抢劫乙的财物,刚好被乙的丈夫发现,乙的丈夫抄起木棍将甲殴打致死,乙的丈夫的行为构成无过当防卫
D.甲正在劫持汽车,乘客乙趁其不备将甲杀死,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第2题:
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 (50片)掺人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忙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甲与乙有仇,某日甲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后悔,遂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因为甲作出了中止行为,所以甲是犯罪中止。
第7题:
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甲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第8题:
甲依法配置猎枪,某日乙向甲借枪,,甲问干什么用,乙说因与丙有仇,又打不过丙,所以借枪,杀丙,甲碍于情面,将猎枪,借与乙,乙持猎枪,将丙杀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甲与乙有仇,意图杀乙某日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乙的住所,准备杀乙,但在途中,甲突感腹部疼痛难忍,于是返回自己的住所休息,第二天,甲因他人告发被抓获,甲的行为是()。
第10题:
构成故意杀人罪
构成绑架罪
构成抢劫罪
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11题:
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第12题:
故意杀人罪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绑架罪
虐待罪
第13题:
下列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有( )。
A.甲误认为乙是丙而加以杀害
B.甲将过期的安眠药误当成没有过期的安眠药去毒杀其妻
C.甲打乙一拳,乙昏倒,甲以为自己杀死乙,而乙未死
D.甲将乙遗忘在其车上的物品拒不交出,甲认为拾得的东西可以归己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19题:
甲教唆乙杀邻居丙。某日,乙按甲的授意,到丙家中,伺机作案,乙觅得机会正欲杀丙,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甲有外遇,欲杀其妻乙。某日,甲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乙。因久等乙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甲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甲的行为属于()。
第21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第22题:
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第23题: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