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海关负责人陈广天。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陈广天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罚代替了刑事处罚。陈广天的行为应定性为( )。
A.已构成受贿罪
B.已构成放纵走私罪
C.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D.已构成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第1题:
褚某的行为该定何罪?( ) A.受贿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数罪并罚 D.受贿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择-重罪定罪处罚
第2题:
某税务局对某期货公司的偷税事件进行查处,发现数额巨大,可能会构成偷税罪。该期货公司经理甲找到税务局局长乙,塞给他10万元钱,请求他“高抬贵手”;次年8月,上级主管部门清理税务违法案件。为避免期货公司偷税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乙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该案未移交司法机关。乙的行为构成( )。
A.受贿罪
B.商业贿赂罪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3题:
丁某使税务执法人员未将刘某移送司法机关的行为不构成( )。
A.枉法裁判罪
B.徇私枉法罪
C.玩忽职守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第10题:
山海关海关负责人陈广天,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陈广天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罚代替了刑事处罚,陈广天的行为应定性为( )。
第11题:
已构成放纵走私罪
已构成受贿罪
已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已构成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第12题:
陈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陈某的行为构成放纵走私罪
陈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
陈某的行为应该按照受贿罪一罪定罪处罚
第13题:
某海关负责人周某,在负责查处一起案值巨大的走私案件时,本应移送检察机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周某由于接受行为人贿赂人民币2万元,便大事化小,以行政处罚代替了刑事处罚,周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
A.放纵走私罪
B.受贿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C.受贿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14题:
关于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构成受贿罪共犯
B.丙构成介绍贿赂罪
C.丙构成行贿罪共犯
D.丙没有实行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15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人员成某的行为已构成( )。
A.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
C.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
D.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检察员甲在承办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时,接受一名本应被提起公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5万元贿赂后弄虚作假,致使检察机关对该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甲的行为()
第21题:
1997年至2000年,陈某在担任海关关长期间,为支持某涤纶公司的发展,多次批准该公司利用其自备码头走私进口原材料及设备,使该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费用和通关时间,并逃避国家税收计12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廖某为感谢陈某的帮忙,多次送给陈某财物,共计39万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22题:
两罪必须为故意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徇私枉法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第23题:
只构成受贿罪
构成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构成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构成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实行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