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
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
第1题:
王某和刘某相约投毒杀人,由刘某负责买毒药。王某在拿到毒药的第三天,决定放弃杀人行为,他将毒药扔人河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王某构成犯罪中止
C.刘某构成犯罪未遂
D.刘某构成犯罪预备
第2题:
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第3题:
五、常识判断:共 10 道题,要求你依据常识做出判断。请注意,似乎合理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你应选择最为合理的一个。
请开始答题:
76.公民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不同意,甲就决定杀害乙。在乙的生日那天,甲将一包毒药拌在了乙最喜欢吃的菜里。不料乙的朋友丙来到他们家里为乙庆祝生日,并先吃了拌有毒药的菜,甲见丙吃那盘菜也很着急,但是怕事情败露而没有阻止丙,最后导致丙中毒死亡。甲的行为( )。
A.构成故事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投毒罪
D.算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
第4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饭碗中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甲为了谋杀乙,就在乙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使乙被摔死。下列选项中,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有:()
第8题:
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剂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第9题:
王某与邻居张某有矛盾,欲报复张某,一天其将毒药放入乡邻共用的水井中,致使赵某、李某死亡。公安机关讯问时,王某称其知道其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但为了报复张某,其不计后果。问:王某的投毒行为造成赵某、李某死亡的结果不属于()。
第10题:
投毒杀人案曹某(男)与罗某(女)勾搭成奸,并预谋杀死罗的丈夫刘某之后,两人结婚。某日,曹买来毒药交给罗,罗将毒药投入刘的酒中,并为刘炒了菜,让刘喝酒。刘将酒喝光,但并未发生死亡结果。曹某、罗某后来得知毒药因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失效。对曹某、罗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说明理由。
第11题:
盗窃罪
投毒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第12题:
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投毒致10余人中毒
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将毒药投入水井内
第13题:
公民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不同意,甲决定杀害乙。在乙生日那天,甲将一包毒药拌在了乙最喜欢吃的菜里。不料乙的朋友丙来到他们家里为乙庆祝生日,并先吃了拌有毒药的菜,甲见丙吃那盘菜也很着急,但是怕事情败露而没有阻止丙,最后导致丙中毒死亡。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投毒罪D.算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
第14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查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饭碗中
第15题: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饭碗中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中的“着手”。
第21题:
王某与邻居张某有矛盾,欲报复张某。一天王某将毒药放入乡邻共用的水井中,致使赵某、李某死亡。公安机关讯问王某时,王某称其知道其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但为了报复张某,其不计后果。王某的投毒行为不构成()。
第22题:
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B9只)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肉出售给他人,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第23题:
构成故意杀人罪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投毒罪
算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