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法律与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第2题:
法的价值中最本质的价值是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制度下的法律虽然由国家制定,形式上具有合法权威,然而由于本质上背离了自由的要求,因而只能是一种徒具形式的“恶法”。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这是教材上阐述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发表了下列看法。下列判断中哪种是正确的?
A、甲同学认为,自由是极为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就不是法
B、乙同学认为,自由是神圣的,但自由也应有限度,这个限度应由法来规定
C、丙同学认为,自由诚可贵,法治亦重要,即使是现代社会,自由也应是法治范围内的自由
D、丁同学认为,教材所说的“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适合这种说法
1、【答案】C
【考点】本题考点是法的价值。
【解析】法的价值包括自由、秩序、正义、利益。法的价值上所言的自由,即意味着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能力为己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自由作为法的价值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自由是法的最高价值,法是自由的根本保障;②自由是衡量法是否真正“正当”的标准,只有法的形式而缺乏对自由保障的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③自由体现了人性最根本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权利,法只能保障自由,而不能限制和践踏自由。
自由是神圣的,但法是兼具形式和实质两种特性的,限制自由的法虽然不符合法的实质要求,但在形式上还可能符合法的表征,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样的法虽然是徒具形式的“恶法”,但也是法,所以选项A说“限制自由的法就不是法”是错误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也应该有限度,对己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但是自由的限度不是由统治者规定的,而是由法和社会中的道德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选项B认为自由的限度由统治者规定的说法是错误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选项C是正确的,它正确说明了自由应当在法治范围内行使和界定。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良法,是徒具形式的恶法。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法是兼具形式和实质的法,法的基本要求是良法,自由是法的第一要义,所以教材所说的“任何不符合自由意蕴的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的观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选项D错误。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洛克的自由理论观点的是()。
第9题:
下列关于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任何权利与自由都可以在市场上自行交换
没有权利与自由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换
法律禁止基本的权利与自由在市场上交换
相对于公平、人格尊严等价值法律更应侧重于保护自由价值
第11题:
法官的法律世界与其他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没有关系
法官的裁判权不受制约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但必须是法律的奴仆
在法律世界中(包括在立法领域),法官永远是其他一切法律主体(或机构)的上司
第12题:
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讲,规律是自由的,但却是无意识的,法律永远是不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
法律是“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的条件
国家法律须尊重自然规律
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第13题:
对于法的自由价值,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法中所保障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在理论上是一种积极自由
B.消极自由的含义是说,除了对他人同样的权利和自由的限制,法律对于个人的行动不应再设置任何限制
C.法律主体行为的自由同时也意味着主体对于其行为以及其行为后果的责任
D."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第14题:
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指的是受法律( )的自由,而不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A.限制
B.保障
C.制止
D.允许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立法活动,不能形成新的法律。
第21题:
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第22题:
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人的自由是以他具有的理性为基础的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自由是依照自己的意志而行动,不受任何法律束缚
第23题:
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