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材料一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使违法也心情侥幸,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材料二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不少网友认为与下列因素不无关系:一是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对安全抱着侥幸的心理。二是规则意识集体淡漠,大家一起违规就不算违规。三是心态浮躁、自我观念太强,只管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安全。四是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规则,对自己利大于弊,便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则无视规则。(1)材料一中的行为违背了什么道德规范?(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
(1)中国式过马路违背的道德规范,依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做出判断,可直接准确回答。违背了社会公德。(2)该题是措施类题,要针对材料内容,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加以概括,对成因的克服便是该题的措施。漠视规则,启示我们要遵纪守法;自我观念太强,启示我们要克服私心,不管他人安全,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最后要指出规则的落实关键是靠行动,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做。
略
第3题:
在交通行为中,行人过马路时只要走了斑马线,闯红灯也没有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中国式跨栏”、“中国式吐痰”……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第5题: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此外,还有“中国式广场舞”、“中国式旅游”、“中国是跨栏”……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第6题:
网络上有人调侃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是“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心理机制是()。
第7题:
①②
①④
②④
③④
第8题:
第9题:
①②
②③
①④
③④
第10题:
自己闯红灯过马路
让刘元元扶着过马路
自己跑着过马路
不想过马路
第11题: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下列对“中国式过马路”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多数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②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势在必行 ③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自觉抵制该行为 ④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12题:
行人怎样过马路才算安全?()
第13题:
看到以下哪些违章现象,协管员必须立即进行制止和劝阻()
第14题:
为了逐步改变“中国式过马路”,各地大学生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培育文明风尚 ②弘扬时代精神 ③提升国民素养 ④避免交通事故
第15题: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了中国人生活的负面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第16题:
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有①人大坚持“开门立法”,交通规则由公众共同制定②政府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③扩大交警自由裁量权,加重对带头闯红灯行为的处罚④引导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提升参与公共生活的素养()
第17题:
①③
②④
①④
②③
第18题:
移情
从众
期望
顺从
第19题:
第20题:
红灯亮了,自行车、助动车越线停车
行人闯红灯或过马路不走“斑马线”
行人翻越马路上的防护栏
大货车超载、超重、超高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