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6.电子阅读是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下面的()不属于电子阅读能力
A.多媒体阅读能力
B.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D.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
C.线性文本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低年级学习习惯基本要求(试行稿)》阅读内容中规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低年级每年级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 )万字。 A.1 B.2 C.3 D.4
【题目描述】
第 1 题阅读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___________阅读,鼓励__________阅读,推进_________阅读。
【参考答案分析】:自主性、探究性、批判性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二 内江六中20212022学年(上)高2023届入学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邺下文学集团在文学创作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有着莫大作用,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文学创作则更是其中的典型。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及:“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印证了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提出的这一论断:“魏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期。”追溯当时的相关政治文化背景也不难看出,在动荡的社会中,文人深刻意识到了人生的身不由己与渺小脆弱,开始转而注意到了人在短暂生命中的存在意义这便凸显出了当时文人已经将目光转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上,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魏晋时期的“文学自觉”,而这一特点,在三曹父子的诗歌创作与文艺思想中更是清晰可见。 建安时期的文学自觉首先体现在诗人主动发挥了诗歌的抒情性与非功利性,更多地转向了对自身生命和个体情感的抒发。曹操就曾在短歌行中抒发对时间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并在龟虽寿中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彰显自己的雄心抱负。而除了诗歌之外,建安时期的文人也通过多种文学样式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曹植就曾借洛神赋表现出追求理想而不得,以至于理想幻灭的哀怨悲戚,曹丕的与吴质书中,亦是将真挚恳切地对亡友的追思与对时光逝去的慨叹娓娓道来。 除了注重文学的抒情之外,建安诗人也开始对诗歌创作中的形式问题进行有益探索。“三曹”中曹操所留下的诗歌,多以四言乐府诗的形式出现,而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诗的先河,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明代学者胡应麟便曾赞:“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而直到曹植的洛神赋出现,中国文人诗追求声律、讲究词采、工于对偶修辞的特点发展至崭新阶段,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等句子文采卓然,至今依旧给读者以文学之美的享受。 与此同时,建安文人不仅着眼于文学自身,还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与认识。曹丕的典论论文至今仍是中国保存最久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提出了诗人的风格气质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创作主体入手进一步讨论了人与文学的关系问题。 建安文学中,以三曹父子为代表的文人群体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文学的抒情性与非功利性特征得以彰显,并在诗歌创作的形式上,也更加体现出了新的审美追求,中国文学至建安时期,再次得以发展与升华。 鲁迅先生曾盛赞建安时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与独立的地位。”建安文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了古直悲凉、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并在这种美学思想中将对人生短暂的思索、对政治理想的高昂融于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之中,使自身个性得以明显张扬,“文学的自觉”正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后,“建安风骨”一直被后世诸多诗人大力推崇,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编自论建安时期三曹的文艺美学思想,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文人们所处的魏晋时期的社会不曾动荡不安,那么他们便不会意识到人生的身不由己和渺小脆弱。 B.直到曹植的洛神赋出现,中国文人诗才从声律、词采、修辞等外在的形式上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C.曹丕的燕歌行开七言诗先河,而典论论文则是中国保存时间最长久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 D.“建安风骨”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后世诗人一直都大力推崇“建安风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详细论述了建安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自觉的内涵。B文中运用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述了曹氏父子三人的文学作品对文学自觉的推动作用。C第二段引用曹操的诗证明诗人将诗歌作为情感的寄托,对自身生命和个体情感进行抒发 D从整体来看,本文在论述文学自觉的内涵时各部分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3.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不能体现“文学自觉”内涵的一项是(3分)()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C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 业运行发展及用户行为调研分析报告,中 国知识付费行业在2016年迎来爆发增长期, 到2020年行业规模已达392亿元,2021年 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675亿元。知识付费何以爆红?平台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立足?走过行业发展高峰期之后能否更进一步? 知识付费产品形式不只有文字。图文、音频、视频、直播应有尽有的多媒介呈现形式,契合了用户日益碎片化的使用场景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习惯。“作为第一家开创音频泛知识付费模式的平台,我们专心深耕基于音频内容的生态圈。”喜马拉雅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知识付费的市场体量增长,也离不开用户强烈的成长需求。高质量的内容,既是平台发展与用户成长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是社会文教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入口。“总体来看,目前知识付费业务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提升作用有限,当下大众知识素养提高还是要靠国家文教体系和公共机制,寄望于商业媒体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期待未来高质量内容的丰富,与公共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协调发展。”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维佳表示。 此外知识付费业务本身是一种商业市场机制,解决一系列问题还需要相关监管与法律法规的约束,如果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也要建立相应的成熟的监管体系。 (摘编自知识付费想要“火”下去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2021年618活动的临近,各电商平台围绕大促的活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展开。得到、樊登等一众知识付费平台,自然也没有错过这场即将到来的全民“购物盛宴”,纷纷在各大平台展开了新一轮的营销攻势。 不过,从知识付费行业如今的发展现状来看,随着行业的发展成熟,过去通过营销文案和录制课程就能实现“野蛮增长”的蛮荒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除去打开率正在直线下滑、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外,行业内容消费热情的整体消退是更为严重的问题。作为知识付费走向成功的重、要法门之一,内容质量曾是决定一款内容产品能否成为爆款的核心因素,但如今即便是具备很好内容质量的产品,其成为爆款的希望依旧十分渺茫。 媒体曾报道,在某App上张大春先生主讲的细说三国上线将近一个月,仅仅卖出了不到400份,蒋勋先生主讲的中国文学之美上线3个多月,也仅仅卖出了500多份。作为业内知名的专业畅销书作家,两位先生既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有专业平台给予的全方位内容指导,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感叹知识付费“春风不再”。 下一站去向何处?从行业来看,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转变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平台运营方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大力开发那些用户感兴趣、普通人与专业人士有较大信息差、可以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的知识领域和内容。如理工博士趣讲科技新知、网红教授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介绍古典文学,类似的知识科普视频在青少年喜欢的视频网站上受到追捧。 第二,利用线上积累的名气向线下发展。以罗辑思维为例,早在2015年第一场跨年演讲开始,罗振宇就开始将其在线上的影响力放大到了线下,并以此衍生出了新的业务。近年来随着线上业务收入的下滑,以跨年
语文考试题包括()试题和()试题两种。
主观性;客观性
略
从答案的是否固定来分,语文考试题可以分为()两种。
A难题和易题
B主观题和客观题
C选择题和简答题
D阅读题和写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