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这一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C、开通京杭大运河 D、社会经济发展3、唐朝第二代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曾向他建议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 )A、狄仁杰 B、房玄龄C、杜如晦 D、魏征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与吐蕃和亲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A、 B、C、 D、5、“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西汉的诸侯王C、唐朝节度使D、北宋的通判6、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杂剧 B、戏曲C、小说 D、词7、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C、夏宋和议 D、金灭辽8、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真宗和秦桧杀害C、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D、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9、下面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 B、 C、 D、10、北宋初期,开封一位百姓接待来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的事是( )A、带朋友去瓦子听说书、看杂技表演B、在驿馆里用交子结账C、到城里去品尝冷饮D、乘坐牛车去开封郊外赏花11、“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上文中这位才女是()A、文成公主 B、王昭君C、李清照 D、武则天12、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A、春节 B、元宵节C、中秋节 D、冬至13、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C、宋朝 D、隋朝14、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
下列古诗中,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唐朝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皮”最能说明什么()
下列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诗句中,观点错误的是()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下列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诗句中,观点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