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原因
大过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隋炀帝腐化生活
唐朝是大运河的受益者
第1题:
第2题:
余杭塘河古称“运粮河”,又叫(),隋大业年间(605~618)为漕运而疏浚,是古代余杭县的重要航道之一。
第3题: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是谁的诗?
第4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第5题:
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6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第7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是指()
第8题:
黄河
京杭大运河
淮河
长江
第9题:
第10题:
黄河
大运河
淮河
长江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云:“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下面意思最接近“自然高妙”的是()
A碍而实通
B出事意外
C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
D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
第14题:
道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什么?
第15题:
唐朝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皮”最能说明什么()
第16题:
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请回答: 项羽慨叹“天之亡我”,说明了什么?
第17题:
()在《()》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
第18题:
下列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诗句中,观点错误的是()
第19题:
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有千里之长
起到防洪作用
发挥灌溉作用
第20题:
第21题:
黄河
长江
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第22题:
隋朝灭亡原因
大过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隋炀帝腐化生活
唐朝是大运河的受益者
第23题:
之间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时间上的继承性
第24题: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