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这个比喻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
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探究“菜”字,学生说“菜”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辛苦的“苦”字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花”字去掉“化”,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
这则材料反映了新课改的哪些学习方式?( )
A.传统学习方式
B.合作性学习方式
C.探究性学习方式
D.自主性学习方式
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春天和书和我,在一起,真好。(去掉句中的逗号,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只是觉得她很美,读她很美。(句中的“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李开了一个多小时会议,会议开始时看了手表,会议结束又看了手表,发现时针与分针恰好互换了位置,问这个会议大约开了 1 小时多少分?
A . 51 B . 47 C . 45 D . 43
时针与分针可以互换位置,那么分针一定在时针之前。经过一个多小时之后,时针走过一个小角度到达分针的位置.分针走过2圈差一点的角度,到达时针的位置,此时分针与时针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走过 2 圈的角度,相当于一个相遇问题。时针每分钟走过0.5度角,分针每每分钟走过6度角,故时针和分针用了 720÷(0 . 5 + 6 )≈111 分钟=1小时51分走过2圈的路程。
小李开了一个多小时会议,会议开始时看了手表,会议结束又看了手表,发现时针与分针恰好互换了位置。问这个会议大约开了1小时多少分?( )
A.51
B.47
C.45
D.43
摘要:《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阅读答案二、自主学习(5分钟)探究点1:精句赏析(1)春天到了,西方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提示:句中的“又”字,有何表达效果?能否去掉?)(2)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的。(提示:这里的“短暂”和“漫长”是否矛盾?为什么?)探究点2:文本理解(3)、作者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4)、文章的结尾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5)、“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6)本文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有时寄情于事,有时直接抒情。你能找出几例并说说它们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吗?三、合作探究(5分钟)内容: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四、高效展示(18分钟)2.导学案“质疑探究”部分的问题精彩点评五、当堂检测(5分钟)抢答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C)A、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C、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产,一同上断送台这样英勇的革命的誓言。D、而我那对婚姻抱阗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妇女结了婚,一生就完了。2、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活动,缅怀我们伟大的总理,讴歌他光辉的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和“呕心沥血干革命”是从下面纪念总理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
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表现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
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阅读季羡林《八十述怀》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我是不是也在做着春的梦呢?我想是的。我现在也处雀严寒中,我也梦着春天的到来。我相信英国诗人雪菜的两句话:“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梦想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想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想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这段话表达了“我”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