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A、坚持党的领导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D、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B.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C.依法治国可以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D.“从实际出发”不能成为任何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做法的借口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4章 第2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掌握)教材页码:P9-10参考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社会决定法律,法律反映社会。法治建设应当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社会的发展阶段。A选项错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三大理论渊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同时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外国法治有益经验。据此,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础之上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同时借鉴的只是外国法治的有益经验,而不是移植其一切的具体制度和法律文化。BC选项均错误,D选项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单选题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也应向社会公开。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依法行政要求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B.透明预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C.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规范作用,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D.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4章 第2节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掌握)教材页码:P16-17参考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据此,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及时修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B选项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能违法是底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政府职能转变也必须依法进行。通过立法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C选项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3单选题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正确答案:D知识点:第4章 第2节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掌握)教材页码:P16-17参考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不能违法是底线,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调发展也不能违法,要求决策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能够审慎评估决策后果,促进科学决策,防止拍脑袋决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ABC选项均正确。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只是依法决策的一个环节,依法决策还要求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4单选题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的权利吗?”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将减损公民合法权益B.民警的附言客观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C.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不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D.梁某要求派出所出具已明令不再出具的证明,其法治意识不强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4章 第2节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掌握)教材页码:P16-17参考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正在服刑的犯罪人员的合法权利也必须保护,公民是否有过犯罪与该公民以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毫无关联。所以,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不但不是减损公民合法权益,相反,是在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A选项错误。学校要求梁某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属于违法行为。警察开具证明属于一种执法行为,在开具证明时的附言能够提醒学校注意其行为的合法性,当然起到了谁执法谁普法的作用。B选项正确。派出所考虑到梁某的难处,在没有必要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的情况下,仍然开具证明为相对人服务,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精神,在开具证明时的附言于法有据,有情可原,恰恰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C选项错误。梁某要求派出所出具已明令不再出具的证明属于被迫为之,与梁某的法治意识无关,反而说明学校的法治意识不强。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5单选题某法院在网络、微信等平台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失信被执行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主动找到法院配合执行。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道德问题的有效解决总是必须依赖法律的强制手段B.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C.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必须诉诸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D.法律与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关系,法律其实就是道德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4章 第3节 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掌握)教材页码:P23-25参考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既要看到法的局限性,又要看到道德的局限性,以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法的局限性意味着法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社会中的所有问题。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中的诚信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得到有效解决,但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道德问题则不宜通过法律手段解决。A选项错误。同时,道德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道德手段得到有效解决。如面对一些不涉及道德评价的法律问题,道德就是无能为力的。甚至,面对一些问题,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道德价值,不惜违反法律。C选项错误。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让其曝光于社会之中,通过社会舆论对其形成压力,促使其诚实守信,不敢失信。长此以往,会逐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B选项正确。现代社会通说认为,法与道德在概念上存在着必然联系,法律与道德具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法的作用主要是止恶,而道德的作用不仅是止恶,还要求扬善。在止恶这个层面上,法与道德具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尽管如此,法与道德在止恶这个层面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违反法律的行为未必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行为未必违反法律。因此,法的调整范围要远小于道德的调整范围。法与道德不一样。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6单选题某县医院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医闹”事件,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医闹专项行动”,共处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4人,但“医闹”仍时有发生。之后,该县政府倡导发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处理决定具有国家强制力B.“医闹”的解决依赖源头治理,国家机关不应介入C.“医闹”的存在说明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地位仍待加强D.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利于公正地解决医患矛盾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 第1节 法的概念(掌握)教材页码:P26-31参考解析:在我国,只有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依法授予其一定的国家职权的主体的决定才能具有国家强制力。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属于民间组织,其处理决定没有国家强制力。A选项错误。“医闹”问题已经涉及违法犯罪,国家机关应当介入。B选项错误。不能违法是底线,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也应当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进行。“医闹”问题说明在相关人群中依然存在着“不信法、不遵法”的现象,而该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性地位仍待加强。C选项正确。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些事情是法律无能为力的。同样,政府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有些事情政府可能也是无能为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反而能够公正的解决医患矛盾。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7单选题某市律师协会与法院签订协议,选派10名实习律师到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6个月,法院为他们分别指定一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法官与律师具有完全相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B.是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新途径C.有助于加深律师和法官相互的了解和信任D.是从律师中招录法官、充实法官队伍的一种方式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 第4节 法与政治(掌握)教材页码:P98-99参考解析:法官与律师具有相同的职业使命都是追求公平正义,法官通过裁判案件实现自己的使命,律师通过服务于当事人实现自己的使命。因此,法官和律师具有相同的职业理想,但是其法律实践的不同,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职业道德。A选项错误。实习律师到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法院为实习律师制定资深法官担任导师,资深法官指导实习律师了解法院的工作和有关流程,有助于加深法官和律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该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客观上也难以起到监督法官的作用,更不是从律师中招录法官的一种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所谓符合条件的律师,主要是那些业务水平精深,职业道德素养深厚的资深律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引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