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卫氏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虫种,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均有报道。我国除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未见报道外,其余24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本虫存在。
本虫的终末宿主种类多,除人和犬、猫、猪等家畜外,许多野生动物如狐狸、狼、貉、猞猁、虎、豹、狮、豹猫、大灵猫、果子狸等都可感染。
我国已发现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已达20多种,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蟹约30余种,其次是蝲蛄,分布于东北,淡水虾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均分布于山间小溪中,野生动物宿主常在这些溪边饮水、猎取食物,排出的粪便污染水域。这些动物又常在水中捞食螃蟹、蝲蛄,又造成了这些动物的感染。这就形成了本病在这些动物之间的长期流行,因此本病具有自然疫源性。转续宿主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也是造成肉食类动物感染的重要因素。猫、犬、猪和人多因吃生或半生的螃蟹、蝲蛄而遭受感染。流行地区,生饮溪水也可引起感染,因为囊蚴可因蟹、蝲蛄的死亡破裂而进入水中。
更多“详述并殖吸虫的流行病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详述卫氏并殖吸虫的发育过程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卫氏并殖吸虫的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是甲壳类的淡水蟹和蝲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阶段。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肺组织的虫囊内,产出的虫卵经虫囊与小支气管的通道进入支气管、气管,或随痰液排出,或痰液吞咽后随粪便排至外界。虫卵进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25 ̄30℃)下,经2 ̄3周发育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侵入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螺类)的淋巴间隙发育为胞蚴,再经母雷蚴、子雷蚴,最后形成短尾的尾蚴。成熟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或蝲蛄)时,即主动侵入或被其吞食,形成囊蚴。犬、猫、人及其他终末宿主食入含有活囊蚴的蟹类、蝲蛄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囊蚴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腹膜、隔肌与肺膜一直到肺脏,然后发育成为成虫。成虫主要寄生于肺组织所形成的虫囊里。由于虫囊破裂或细支气管被破坏,虫卵经气管排至外界。成虫在终宿主体内一般可活5 ̄6年,长者可达20年。
    在本病流行地区,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鱼类、蟹类和蝲蛄;消灭第一中间宿主螺类。有条件的地区要对流行区内所有易感动物,如猪、狗和猫要定期驱虫,以减少本病的感染源。

  • 第2题:

    并殖吸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导致

    A、脑吸虫病

    B、并殖吸虫病

    C、肝吸虫病

    D、皮下型吸虫病

    E、脾吸虫病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并殖吸虫病的病原是

    A.华支睾吸虫
    B.日本血吸虫
    C.钩虫
    D.姜片虫
    E.并殖吸虫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可在人体内成熟并产卵的并殖吸虫是 ( )

    A、团山并殖吸虫

    B、二倍体型斯氏并殖吸虫

    C、三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

    D、三倍体型斯氏并殖吸虫

    E、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


    参考答案:C

  • 第5题:

    并殖吸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导致 ( )

    A、脑吸虫病

    B、皮下型吸虫病

    C、肝吸虫病

    D、肺吸虫病

    E、脾吸虫病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