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士同事家中出现百日咳患儿,她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被传染上,特到医院咨询,得知儿童百日咳最为易感的年龄为( )。A.1个月以下B.6个月~3岁C.4~6岁D.7~10岁E.11~14岁

题目

某女士同事家中出现百日咳患儿,她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被传染上,特到医院咨询,得知儿童百日咳最为易感的年龄为( )。

A.1个月以下

B.6个月~3岁

C.4~6岁

D.7~10岁

E.11~14岁


相似考题
更多“某女士同事家中出现百日咳患儿,她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被传染上,特到医院咨询,得知儿童百日咳最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女士邻居家中出现百日咳患儿,她担心自己5岁的女儿也会被传染上,特到医院咨询,得知儿童百日咳最为易感的年龄为

    A、6月以下

    B、1~3岁

    C、4~6岁

    D、7~10岁

    E、11~14岁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李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家人拨打了120,将其送入医院急诊室,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须住院进一步检查。李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的行为感到不满,情绪非常低落,也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李某提供服务?


    答案:
    解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情绪疏导。针对李某因身体突然的变化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在积极介入医疗过程中,应辨识个人的压力生活事件成因,缓解李某情绪。
    2.出院准备服务。由于急诊所提供的是短期性医疗服务,对于需进一步接受专科治疗、长期疗养或可出院返家的病患来说,在出转院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医疗、社会、财务等资源,利用个案管理的原则,在病患住院期间,安排适当服务使病
    患及家属能及时获得适当后续照顾。社会工作者介入出院准备服务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促使病患获得连续性照护,并排除在出转院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
    3.社会心理评估。社会工作者根据临床的指标,针对特定疾病、特性病患属性,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掘病患的潜在需求。尤其对于高风险个案,更会通过持续性的评估历程,了解病患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病患状态,以协助病患获得较为全面的服务。
    4.咨询服务。社会工作者为病患及家属提供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诸如相关手续的办理、医疗救助政策咨询、协调社区资源与活动,或是在疾病适应上与照顾上需注意的事项。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治疗方面,主要是促使病患及家属能在急诊室期间,对相关权益或服务方式有更详尽的了解,增进良好医患沟通。

  • 第3题:

    1、当前我国儿童百日咳流行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产儿百日咳死亡率较足月儿高

    B.本病往往有家庭聚集发病的特点

    C.接种过白百破疫苗的婴幼儿依旧有可能受百日咳鲍德特菌感染

    D.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脊髓灰质炎五联疫苗的初种年龄是2月龄

    E.接触百日咳患儿是婴幼儿罹患百日咳的最主要原因


    接触百日咳患儿是婴幼儿罹患百日咳的最主要原因

  • 第4题:

    某百日咳患儿除有痉咳期表现外,还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呼吸改变,偶有惊厥,该患儿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肺不张

    C、肺气肿

    D、纵隔气肿

    E、百日咳脑病


    参考答案:E

  • 第5题:

    李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家人拨打了120,将其送入医院急诊室,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须住院进一步检查。李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的行为感到不满,情绪非常低落,也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李某提供服务


    答案:
    解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情绪疏导。针对李某因身体突然的变化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在积极介入医疗过程中,应辨识个人的压力生活事件成因,缓解李某情绪。
    2.出院准备服务。由于急诊所提供的是短期性医疗服务,对于需进一步接受专科治疗、长期疗养或可出院返家的病患来说,在出转院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医疗、社会、财务等资源,利用个案管理的原则,在病患住院期间,安排适当服务使病患及家属能及时获得适当后续照顾。社会工作者介入出院准备服务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促使病患获得连续性照护,并排除在出转院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
    3.社会心理评估。社会工作者根据临床的指标,针对特定疾病、特性病患属性,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掘病患的潜在需求。尤其对于高风险个案,更会通过持续性的评估历程,了解病患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病患状态,以协助病患获得较为全面的服务。
    4.咨询服务。社会工作者为病患及家属提供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诸如相关手续的办理、医疗救助政策咨询、协调社区资源与活动,或是在疾病适应上与照顾上需注意的事项。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治疗方面,主要是促使病患及家属能在急诊室期间,对相关权益或服务方式有更详尽的了解,增进良好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