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第2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7岁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第3题:
收益法可以用若干年的年地租来表示土地价值,即地价=年地租×购买年。
第4题:
简述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请举例说明用来形成物理地址的“段+偏移”机制。
第5题:
关于要确定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公平与否,西方学者对此问题的解释大体有两个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第6题:
宗地价格原则上可采取()。
第7题:
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途径包括()
第8题:
相对地质年代含用“年”表示的时间概念,说明了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单位全部负担
个人全部负担
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社会负担
第12题:
基准地价表
基准地价成果图件
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系数表
基准地价评估方案
基准地价成果应用说明
第13题:
下列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是()。
第14题:
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第15题:
农业区位论的特点是用()等主要概念来说明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的形成机制。
第16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由(),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第17题:
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在其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第18题:
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资料是进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估价的基础,主要包括()及宗地地价影响因素指标说明表等。将这些数据资料根据估价的需要进行整理,作为宗地估价的基础材料。
第19题:
说明尿素形成的机制和意义。
第20题:
合理购物行为
运费最小
接近性和地价负担能力
经济人
第21题:
基准地价是标定地价评估的基础,标定地价又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评估的参考和依据
基准地价是大面积评估的区域平均地价,标定地价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是具体到宗地或地块的地价
基准地价以考虑宏观区域因素为主,标定地价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还考虑到地价的微观区位因素,其地价更为接近市场交易地价
标定地价是认定并公开的地价,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是不公开的地价
基准地价是政府出示的土地的最低地价的依据和确认成交地价的基础,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是一个区域性的平均地价
第22题:
基准地价是标定地价评估的基础,标定地价又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评估的参考和依据
基准地价是大面积评估的区域平均地价,标定地价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是具体到宗地或地块的地价
基准地价以考虑宏观区域因素为主,标定地价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还考虑到地价的微观区位因素,其地价更为接近市场交易地价
标定是认定并公开的地价,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是不公开的地价
基准地价是政府出示的土地的最低地价的依据和确认成交地价的基础,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是一个区域性的平均地价
第23题:
中心地等级嵌套理论
六边形市场区
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
边际效益递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