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
(1)拆除第四层墙体和增设的卫生间。
(2)对地下室依法罚款后补办审批手续。
(3)对工程主要负责人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2.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2公顷,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予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认为可行。然后,厂方依据初审方案找到丁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1.违法建设,责令停工、罚款、补办手续。
2.申请变更用地性质,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报送方案。
3.到土地局办理土地有偿出让手续,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3题:
第4题:
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 2hm2,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认为可行。然后,厂方根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问题】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1)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停工、罚款、补办手续。
(2)投资方应申请变更用地性质,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报送方案,并且到土地局办理土地有偿出让手续,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解析】
问题在于尽管规划初审通过,但未最终确定,在此情况下工厂与投资方出让协议,投资方未按流程办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并导致事实的土地使用性质变更。因此对其处理首先要停止施工,然后对违法建设评估后进行处罚。由于已完成基础和地下结构,用地性质变更已成为事实,因此应补办变更手续。因投资方是擅自开工建设,未进行项目立项、方案报批,因此应补办一书两证。另外,厂方与投资方签订土地出让协议还需经土地局备案。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某市新建一占地约80hm2的公园,现已初具规模,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为加强该园管理工作,拟在公园总体规划已确定的管理用房位置,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建设一幢3层办公管理用房,经市规划主管部门研究同意该项申请,并核发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该工程建设期间,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项工程正在砌四层墙体,有的已砌到了2m多高,与此同时,还发现该工程擅自增建了一层地下室,并且还在该楼的每个房间内增设了一个卫生间,为此执法人员当即找到了该工程的主管负责人和单位法人,在核对、查清事实后,发出了停工通知书,责令该工程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问题】
该工程被责令立即停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市规划性质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理?
(1)该工程被责令立即停工的具体原因如下:
①擅自改变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擅自改变标准、设计图纸)。
②自行增加层数(扩大面积)。
③擅自增加卫生间,改变建筑使用性质。
④已构成违法建设。
(2)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如下:
①拆除第四层墙体和增设的卫生间。
②对地下室依法罚款后补办审批手续。
③对工程主要负责人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解析】
依据法规,规划部门同意项目申请并核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严格遵照审批内容进行建设,否则就构成违法。根据题目叙述,擅自变动建设层数并改变了功能性房间的数量,那么这必然导致实际图纸和建设标准与报批版不一致,从而违背许可证内容。应指出这种建设行为其性质是违法的。
相应的处理措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违法建设内容,一部分是对相关负责人。对违法建设,如果能够按照许可证恢复的,则予以恢复,即拆除加建部分;已无法恢复的,处罚并补办相关手续。对负责人根据违法轻重程度给予处分。
第9题:
第10题:
建设单位使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确实需要改变该幅土地用途的,需经()同意和批准。
第11题:
某市新建一处占地80公顷的公园,现已初具规模,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为加强该园管理工作,拟在公园总体规划已确定的管理用房位置,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要求兴建一懂三层办公管理用房,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同意该项申请,并核发建筑工程许可证。该工程建设期间,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项工程正在砌四层墙体,有的已砌到了2米多高,与此同时,还发现该工程擅自增建了一层地下室,并且还在该楼的每个房间内增设了一个卫生间,为此执法人员当即找到了该工程的主管负责人和单位法人,在核对、查清事实后,发出了停工通知书,责令该工程立即停工,听候处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处理?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某市近郊区的某村,采用引资的方法改造旧村。该村拟先占用耕地1. 5hm2,然后还耕2. 5hm2,准备建设住宅20000m2,建成后与投资单位按比例分成,双方签订了合同。合同规定,该村负责办理用地、建房的各项审批手续。该村经村民委员会研究同意了该合同,又报经乡政府批准。该工程刚一开工就受到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责令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问题】
请说明该工程受到查处的原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该工程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属于违法占地及违法建设。农村耕地属于集体土地,将其改变为建设用地,必须由建设单位根据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的立项,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征地,土地所有权性质由集体土地改变为国有土地后,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建设。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也应由发展改革部门和土地主管部门确定,不应由村集体决定。占用耕地应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批,乡政府无权审批。
【解析】
例题的第一句话“某市近郊区的某村,采用引资的方法改造旧村”,说明了建设项目的位置是城市郊区,建设主体是村级行政单位,建设的方式是引资改造旧村。
例题的第二句话“该村拟先占用耕地1. 5hm2,然后还耕2. 5hm2,准备建设住宅20000m2,建成后与投资单位按比例分成,双方签订了合同”,说明了建设项目需要占用耕地,建设项目的性质是居住建筑,建设规模为20000m2;
例题的第三句话“合同规定,该村负责办理用地、建房的各项审批手续”,再次说明建设的主体是村级行政单位。
例题的第四句话“该村经村民委员会研究同意了该合同,又报经乡政府批准”说明了该建设项目的批准单位是村民委员会和乡政府。
例题的第五句话“该工程刚一开工就受到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责令立即停工,听候处理”,说明了工程已经开工,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做法是责令工程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例题的第六句话“请说明该工程受到查处的原因”,点明了要求回答问题的内容是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例题的文字部分中比较关键的是第二句、第四句和第五句话,即建设的批准单位是村民委员会和乡政府,而不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同时由于建筑项目的进度为占用耕地和已开工,因此构成了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
第20题:
第21题:
某市一工厂位于市区内,因生产不景气,经总公司批准,同意改建为一座高层宾馆,占地面32000m2。总公司在批准时指出,市委、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经研究并口头同意厂用地使用性质可以调整。随后该厂便与合作方签订协议,由合作方出资,建成以后各得一的建筑面积。合作双方的建设方案报总公司批准后,即着手进行建设。正当开始施工时,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了该工程,责令立即停工,听候处理。
【问题】
该工程为什么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置?
(1)受到查处的原因:属于违法建设。具体如下:
①改变用地性质必须获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口头意见不能代替正式批准。
②该工程须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方可建设,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权力批准建设。
(2)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作如下处理:
①对违法建设依法处以罚款。
②建议对建设单位的有关责任人员由其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③责令限期改正,经处罚后,该建设单位可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补办有关手续。
【解析】
本题的第一句话“某市一工厂位于市区内,因生产不景气,经总公司批准,同意改建为一座高层宾馆,占地面积32000m2”,说明了建设用地位于市区,建设用地的现状使用性质为工业用地,建设项目的性质是宾馆,建设用地面积为32000m2。本题的第二句话“总公司在批准时指出,市委、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经研究并口头同意该厂用地使用性质可以调整”说明了变更建设用地性质仅经过口头批准,并没有获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
本题的第三句话“随后该厂便与合作方签订协议,由合作方出资,建成以后各得一半的建筑面积”,说明的是建设单位的合作方式,对答题没有实际意义。
本题的第四句话“合作双方的建设方案报经总公司批准后,即着手进行建设”说明了建设工程已经开工进行建设,即已经构成了违法建设,同时,也说明了题目的类型是违法建设行政处罚。
本题的第五句话“正当开始施工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了该工程,青今立即停工,听候处理”说明的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发现了违法建设行为,并做出了停工的行政行为。
本题的第六句话“该工程为什么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置?”说明了本题要求回答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要求说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查处的原因,另一个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措施。我们在本题的审题过程中已经发现,建设工程没有经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即进行建设,构成了违法建设,所以会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由题意可知,变更建设用地的性质已经经总公司批准,并获得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口头同意,所以该违法建设不构成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处理时不会做出拆除处理,应进行罚款处理,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照法定的程序办理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划审批手续。
第22题:
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2公顷,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予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认为可行。然后,厂方依据初审方案找到丁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第23题: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
房地产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