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95/52mmHg,HR75bpm,CVP7mmHg,PAP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应采取什么措施尽快明确病因()。A、床边胸部X线摄片B、挤压心包纵隔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

题目

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95/52mmHg,HR75bpm,CVP7mmHg,PAP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应采取什么措施尽快明确病因()。

  • A、床边胸部X线摄片
  • B、挤压心包纵隔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
  • C、十二导联心电图
  • D、紧急床边心脏超声检查
  • E、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检查
  • F、开胸探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F
更多“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使用了普萘洛尔、硝酸甘油、硝苯地平三种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A、减慢心率

    B、缩小心室容积

    C、扩张冠脉

    D、降低心肌氧耗量

    E、抑制心肌收缩力


    答案:D

  • 第2题:

    平板试验不适合于()。

    A、冠脉中度以上狭窄病变

    B、以冠脉痉挛为主的冠心病

    C、侧支循环不良

    D、早期不稳定性高血压


    答案:B

  • 第3题:

    近10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其中急性冠状脉综合征包括()。

    A.不稳定性心绞痛
    B.稳定型心绞痛
    C.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D.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E.冠心病猝死

    答案:A,C,D,E
    解析:
    近10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 第4题:

    应劝说患者立即去医院的情况不包括()

    • A、心源性晕厥
    • B、颅脑损伤
    • C、急性冠脉综合症发作后
    • D、稳定性心绞痛
    • E、不稳定性心绞痛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患者女性,75岁,干部,高血压近20年,最高220/100mmHg,就诊时正在服用复方罗布麻片2片,一天2次,同时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脉超影,运动核素心肌显像正常,就诊血压170/96mmHg,心率84次/分,LDL-C3.4mmol/L,血糖正常。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问:对于上述患者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治疗目的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注意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匹配,高危强化降压,如冠心病等危症,<130/80mmHg,若>160/100mmHg,应该两药或多药小剂量合并,尽快达标,摸索维持方案;提高达标,若无禁忌,尽量合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全面控制心血管等多重危险因素。

  • 第6题:

    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95/52mmHg,HR75bpm,CVP7mmHg,PAP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此时可考虑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 A、ECMO
    • B、CRRT
    • C、IABP
    • D、VAD
    • E、抗休克裤
    • F、维持现有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女,60岁,冠心病3年,1个月来心绞痛发作频繁入院,经静点硝酸甘油.吸氧.休息,病情明显好转,护士向患者解释心绞痛发生机制正确的是()。
    A

    冠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破渍

    B

    冠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下出血

    C

    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

    D

    冠脉粥样硬化.管腔内血栓形成,冠脉堵塞

    E

    冠脉粥样硬化,持续痉挛,冠脉完全闭塞


    正确答案: E
    解析: 心绞痛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的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 第8题:

    多选题
    患者,女性,46岁,诊断为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是,应该考虑到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哪些因素()。
    A

    室壁张力

    B

    动脉血压

    C

    心肌收缩力

    D

    射血时间

    E

    心率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原因多数是()
    A

    冠脉内固定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流相对不足

    B

    冠脉内血流阻断导致少量心肌坏死

    C

    冠脉内固定狭窄继发心肌变性

    D

    冠脉血管畸形血流不足

    E

    冠脉内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变化引起血栓或血管痉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近10年来,冠心病分类趋向如下哪种?(  )
    A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B

    心绞痛、心肌梗死

    C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

    D

    稳定性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冠心病

    E

    充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
    近10余年来趋于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前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后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 第11题:

    患者,女性,46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是,应该考虑到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哪些因素()

    A、室壁张力

    B、动脉血压

    C、心肌收缩力

    D、射血时间

    E、心率


    答案:ABCDE

  • 第12题:

    动态心电图特别适合于()的冠心病患者。

    A、以冠脉痉挛为主

    B、冠脉中度以上狭窄病变

    C、早期不稳定性高血压

    D、侧支循环不良

    E、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


    答案:A

  • 第13题:

    近l0年来,冠心病分类趋向如下哪种( )

    A.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B.心绞痛、心肌梗死
    C.急性冠脉综合症和慢性冠脉病
    D.稳定性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冠心病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患者女,60岁,冠心病3年,1个月来心绞痛发作频繁入院,经静点硝酸甘油.吸氧.休息,病情明显好转,护士向患者解释心绞痛发生机制正确的是()。

    • A、冠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破渍
    • B、冠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下出血
    • C、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
    • D、冠脉粥样硬化.管腔内血栓形成,冠脉堵塞
    • E、冠脉粥样硬化,持续痉挛,冠脉完全闭塞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原因多数是()

    • A、冠脉内固定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流相对不足
    • B、冠脉内血流阻断导致少量心肌坏死
    • C、冠脉内固定狭窄继发心肌变性
    • D、冠脉血管畸形血流不足
    • E、冠脉内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变化引起血栓或血管痉挛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患者,女性,49岁,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术前冠脉造影示:“左主干95%阻塞”。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常规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各一根。术毕入ICU。入室时全麻未醒,常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BP95/52mmHg,HR75bpm,CVP7mmHg,PAP27mmHg。2个多小时后出现:CVP很快升高到34mmHg,PAP无明显变化,血压下降至60/40mmHg,HR升到110~120bpm。应采取什么措施尽快明确病因()。

    • A、床边胸部X线摄片
    • B、挤压心包纵隔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
    • C、十二导联心电图
    • D、紧急床边心脏超声检查
    • E、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检查
    • F、开胸探查

    正确答案:B,D,F

  • 第17题:

    单选题
    近10年来 ,冠心病分类趋向如下哪种(    )
    A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B

    心绞痛、心肌梗死

    C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

    D

    稳定性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冠心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患者女性,75岁,干部,高血压近20年,最高220/100mmHg,就诊时正在服用复方罗布麻片2片,一天2次,同时合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脉超影,运动核素心肌显像正常,就诊血压170/96mmHg,心率84次/分,LDL-C3.4mmol/L,血糖正常。 诊断:高血压3级、极高危,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 对于上述患者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治疗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注重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匹配,高危强化降压,如冠心病等危症,<130/80mmHg,若>160/100mmHg,应该2药或多药小剂量合用,尽快达标,摸索维持方案;提高达标,若无禁忌,尽量合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全面控制心血管等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使用了普萘洛尔、硝酸甘油、硝苯地平三种药物,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A

    减慢心率

    B

    缩小心室容积

    C

    扩张冠脉

    D

    降低心肌氧耗量

    E

    抑制心肌收缩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