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羽毛按结构分为三类:正羽、绒羽、毛羽
羽毛更换,从出生到成年换三次。雏禽出雏时全身被绒,绒羽在出壳后不久开始换羽,此时正羽称为幼羽,通常在六周龄换齐。6-13周进行第二次换羽,称为青年羽;由13周龄到开产前在更换为成年羽,性成熟时羽毛饱满有光泽。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秋冬都要更换一次。
更多“试述家禽的羽毛类型和更换规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禽流感疫情为例,试述如何控制或消灭家禽烈性传染病?


    正确答案: (1)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同时对病鸡群或场进行封锁和隔离
    (2)一旦确诊,立即在有关兽医部门指导下,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3)同时扑杀疫点内的一切禽类,扑杀的禽类及其相关产品包括种苗,种蛋,菜蛋,动物粪便,饲料,垫料等,必须经深埋或焚烧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疫点内的禽舍,养禽工具,运输工具,场地及周围实施严格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禁止疫区内的家禽及其产品贸易和流动,设立零时消毒关卡对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对疫区内贸易感禽群进行监控,同时加强对受害区内禽类的监察
    (5)在对疫点内的禽类及相关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还要对疫点进行反复彻底消毒,彻底消毒后21D,如受威胁区内的禽类未发现有新的病例出现,即可解除封锁令
    (6)对非高致病力禽流感,从现有资料看。加强饲养管理,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性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 第2题:

    试述断裂构造节理、断层的形成规律及其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 构造节理:岩体受到构造应力(地应力)作用变形而产生的裂缝。由于构造节理在成因上与地质构造(如褶皱和断裂)及其应力作用方向有关,所以节理在空间分部与力的作用关系密切。按力的作用分为1、张节理2、剪节理。
    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断裂面产生显着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是地质构造中常见的地质构造行迹之一,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规模有大有小,影响地壳的深度有深有浅;形成的地质年代有早有晚,有的至今仍在活动着。
    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 第3题:

    家禽从出生到成年,至少必须经历()次羽毛的更换。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试述家禽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 (1)放养:传统养殖比较普遍;
    (2)半舍饲:种鸭、种鹅使用较多;
    (3)舍饲:鸡和鸭的主要饲养方式A、垫料平养:肉仔鸡12只/m2、肉鸭4.5只/m2;B、网上平养:肉鸡14只/m2、肉鸭6只/m2;C、混合地面饲养:肉种鸡4.3只/m2;D、笼养:现代养禽业多采用这种方式。

  • 第5题:

    试述家禽主要产蛋性状的主要指标


    正确答案: ⑴产蛋量:产蛋数、产蛋总重、产蛋率。
    ⑵蛋重。
    ⑶蛋的品质:蛋壳强度,蛋白品质,蛋壳的颜色,血斑和肉斑。

  • 第6题:

    试述家禽主要肉用性状的主要指标


    正确答案:⑴体重与增重⑵屠体性能⑶体型与骨骼发育

  • 第7题:

    试述钢丝绳更换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当旧钢丝绳已经确定报废,必须更换新钢丝绳时,更换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⑴先将新钢丝绳卷放在专门更换钢丝绳用的卷筒上;
    ⑵按所需长度切断新钢丝绳,并将断头处缠好,以防松散;
    ⑶将吊钩、吊具下降到地面上,并使得滑轮垂直放置,再开动起升机构放下旧钢丝绳,直到不能下放为止;
    ⑷把卷筒一端钢丝绳压板松开,使钢丝绳一头落在地面上,将新旧钢丝绳头连接起来。要求新旧钢丝绳接头处能顺利通过滑轮槽;
    ⑸开动起升机构使钢丝绳上升直到新钢丝绳卷在卷筒上;
    ⑹拆开新旧钢丝绳接头,把新钢丝绳绳头暂时固定在小车架上,再把另一头也提升上来;
    ⑺开动起升机构把旧钢丝绳全部放置到地面上,将新钢丝绳两端头用压板重新固定好;
    ⑻开动起升机构将吊钩或吊具提升,钢丝绳更换完毕。

  • 第8题:

    鸟类的羽毛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正羽(翔羽)——由羽轴和羽片构成
    飞羽,尾羽。
    绒羽——保温,位于正羽之下。
    纤羽——纤羽:毛状如发,正羽绒羽间;触觉。
    须——是一种变形的羽毛,起触觉作用。

  • 第9题:

    试述更换波纹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如有组合好的成套波纹筒备件时,只需核对下列有关尺寸,如:波纹筒和杆的总长度,挡油传动头与弹簧压盘之间的距离、波纹筒的行程等,并经灌煤油和打压试验不漏即可组装。如需换新波纹筒时,在取下旧波纹筒之前,应在连接波纹筒的上下端盖做好相对位置的记号,以防组装时错位,然后用电炉将端盖加热,待焊锡熔化后,取下旧波纹筒。新波纹筒的尺寸应与旧的相同,尺寸核对好后可以焊接。
    先将连接波纹筒的两个端盖的焊槽和波纹筒端清理干净,在波纹筒两端内外壁及两端盖焊槽内表面涂好焊剂、将一个端盖放在电炉加热,焊锡放入槽内,待焊锡熔化后将波纹筒装入槽子内,待锡凝固即可,然后再将另一个端盖焊好、装波纹筒时要对正,中心线端盖垂直。焊好后再灌煤油找漏,测量焊好后尺寸,一切合格后的可按原位装回。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正确答案: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社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国家历史类型更替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家禽羽毛的更换规律

    正确答案: 家禽的羽毛从出雏到成年,要经过三次更换。雏禽出雏时全身被绒羽,绒羽在出壳后不久即开始脱换,由正羽代替绒羽。此时的正羽称幼羽。脱换顺序为翅一尾一胸腹一头部。通常在6周龄左右换齐,仅有少数存留。6周龄到13周龄二次更换,称青年羽,由13周龄到开产前再更换一次,称成年羽。性成熟时羽毛丰满有光泽。更换为成年羽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秋冬都要更换一次。换羽时,由于需要大量营养,鸡即停止产蛋。从开始产蛋到第二年换羽停止产蛋为止,叫做一个生物学产蛋年。生物学产蛋年的时间长短并不是一定的,而是随品种、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开产早,换羽迟的鸡,则生物学产蛋年就长,有可能远远超过365天。相反,开产迟,换羽早的鸡,则它的生物学产蛋年就短,有的还不到300天。由于禽类羽毛重量占活体空腹重的4%~9%,因此,禽类羽毛的年度更换,会给禽类造成一种很大的生理消耗,故换羽时应注意营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根据羽毛的更换情况识别鸽子年龄?

    正确答案: 主翼羽(共10根)用来鉴别童鸽的月龄。在1.5~2月龄时开始更换(由里向外),以后每隔15~20天更换一根,换到第6~7根时,鸽子约4~5月龄,换至最后1根时,鸽子约6月龄以上,这时可配对繁殖。
    副主翼羽(共12根)用来识别成鸽的年龄。副主翼羽每年定期从外向里顺序更换1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羽毛粉是指家禽的羽毛在一定温度下()或经化学和微生物处理、干燥、粉碎后形成的粉状产品。


    正确答案:高压水解

  • 第14题:

    试述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正确答案: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社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国家历史类型更替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第15题:

    结合家禽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试述蛋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漏斗部(喇叭部)接纳卵子,精卵受精
    2膨大部(蛋白分泌部)分泌蛋白
    3峡部(管腰部)形成蛋壳膜,雌雄原核融合
    4子宫部(蛋壳腺)形成蛋壳,蛋壳颜色,壳上胶护膜
    5阴道部,贮存精子。蛋的产出
    蛋的剖解 
    由外向里:1,胶护膜,2蛋壳,3外壳膜,4内壳膜,5气室,6外稀蛋白,7浓蛋白,8内稀蛋白,9系带,10系带层浓蛋白,11蛋黄膜,12浅色蛋黄,13深色蛋黄,14蛋黄心,15胚珠(胚盘)

  • 第16题:

    以鸡新城疫为例,试述如何控制或消灭家禽烈性传染病?


    正确答案: 按规定,怀疑为新城疫时,应该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确诊后立即由当地政府部门划定疫区进行扑杀,封锁,隔离和消毒等严格的防疫措施。
    对假定健康的鸡群及受威胁的鸡群应当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一般可以用5~10倍IV系疫苗做肌肉注射接种。紧急接种后几天,鸡群发病数和死亡数可能会有3-7d的上升,然后会逐渐下降及至正常。对这样的鸡群,适当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可以减少死亡损失。
    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许可使用的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尚未进入大量生产的实际应用。

  • 第17题:

    家禽的遗传资源是指禽及其蛋、胚胎、精液和()等遗传材料。

    • A、羽毛
    • B、基因物质
    • C、腿骨
    • D、血清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试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正确答案: (1)人的发展表呈现出历史性与社会性。人的发展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是相统一的。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个体的发展正是接受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的经验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所以,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
    (2)人的发展呈现出顺序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又具有阶段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况为六个时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岁-6岁),儿童期(6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应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人的发展的呈现出稳定性与可变性。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即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速度及年龄特征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提供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所决定的。然而就个体发展而言,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可变性。不同的生理状况、营养条件,会导致不同个体的身体发展的快慢和水平,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更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明,教育适应了人的发展的阶段、顺序及年龄特征,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并且只有促进了人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价值。
    (4)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差异性。个体的身心发展在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也是不同的。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即人的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发展最快、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与不均衡性相联系的是在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5)人的发展的具有现实性与潜在性。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表明了人的发展的巨大潜能,也表明了教育的巨大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只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就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具有的教育信念。

  • 第19题:

    试述闸门易损件一般更换哪些部件?各类部件的更换原因和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闸门易损件更换,首先要选用型号相同或适合的部件,材质要适合工作环境,检验合格方可使用。设备安装必要时,选用合适的起吊设备配合安装。安装的精度应符合设计精度要求,安装完成后应通过相关的技术部门的检验。
    闸门行走支承装置的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
    ⑴压合胶木滑道损伤或滑动面磨损严重;
    ⑵轴和轴套出现裂纹、压陷、变形、磨损严重;
    ⑶主轨道变形、断裂、磨损严重等;
    ⑷吊耳板、吊座、绳套出现变形、裂纹或锈损严重时应更换。
    更换橡皮止水之前要检查失效的原因,更换时必须注意型号的一致性和材料的抗老化性,必须防止更换的新部件还不如老部件的情况,如不合格产品或未按要求存放多年已经老化的备品。由于闸门长期在水下或在潮湿环境下运行,安装水封的压板螺丝有可能出现锈死的情况,无法正常拆卸,需要用气焊等特别方法割除螺栓,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对闸门门体的保护。局部易损件更换时要保护好其他部件不受损害,如果相关部位受到影响时,应当在易损件更换完毕之后对相关部位或部件进行保护性恢复处理。止水橡皮更新或修理后的标准:
    ⑴止水表面不平整度≤2mm;
    ⑵止水橡皮的压缩量2~4mm;
    ⑶漏水量不大于0.1L/s.m。
    金属止水由于锈蚀、气蚀严重时需要更换,应先把金属止水及座环清洗干净并使之干燥,再涂上保护油漆,然后安装金属止水片。固定金属止水片的螺栓旋紧后,应在钉头部焊上合金锡或涂上环氧树脂密封,以保护螺钉不致松脱或生锈。
    木止水由于使用长久会磨损、劈裂或腐烂失效应及时更换新止水。木止水材料应无节、无裂纹,湿度不超过15%,加工后应以沥青浸渍。连接螺栓必须埋入止水表面6~10mm。
    压合胶木严重变形及裂纹应及时更换。更换的方法是:
    ⑴压合胶木的侧面、底面及端面加工以后,粗糙度应达到6.3,单块胶木宽度尺寸的偏差在0~0.1mm范围内;⑵胶木压入夹槽内,应使胶木主要纤维的端部承受压力,即主要纤维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
    ⑶压入前,压合胶木与夹槽表面要涂一层酚醛树脂;
    ⑷压合胶木压入夹槽后与槽底应严密无间隙。用塞尺检查胶木端部,局部(深30mm,宽20mm)间隙不应超过0.2mm;
    ⑸压合胶木与轨道杰出的工作表面最后加工,其粗糙度应达到1.6。加工后涂上黄油不得暴晒及碰伤。

  • 第20题:

    试述家禽羽毛的更换规律


    正确答案:家禽的羽毛从出雏到成年,要经过三次更换。雏禽出雏时全身被绒羽,绒羽在出壳后不久即开始脱换,由正羽代替绒羽。此时的正羽称幼羽。脱换顺序为翅一尾一胸腹一头部。通常在6周龄左右换齐,仅有少数存留。6周龄到13周龄二次更换,称青年羽,由13周龄到开产前再更换一次,称成年羽。性成熟时羽毛丰满有光泽。更换为成年羽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秋冬都要更换一次。换羽时,由于需要大量营养,鸡即停止产蛋。从开始产蛋到第二年换羽停止产蛋为止,叫做一个生物学产蛋年。生物学产蛋年的时间长短并不是一定的,而是随品种、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开产早,换羽迟的鸡,则生物学产蛋年就长,有可能远远超过365天。相反,开产迟,换羽早的鸡,则它的生物学产蛋年就短,有的还不到300天。由于禽类羽毛重量占活体空腹重的4%~9%,因此,禽类羽毛的年度更换,会给禽类造成一种很大的生理消耗,故换羽时应注意营养。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邻、对位定位基、间位定位基及活化基团与钝化基团的规律及类型。

    正确答案: 实验证明,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可以把苯环上已有取代基Z按其定位效应,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定位基,亦称邻、对位定位基,可使苯环活化(卤原子例外),并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其邻位和对位,属于这类取代基的主要有:-O-、-N(CH32、-NH2、-OH、-OCH3、-NHCOCH3、-OCOCH3、-F、-Cl、-Br、-I、-C6H5、-CH3、-C2H5、-CH2COOH、-CH2F等。
    第二类定位基,亦称间位定位基,可使苯环钝化,并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其间位(大于40%),属于这类取代基的主要有:-+N(CH33、-CF3、-NO2、-CN、-SO3H、-COOH、-CHO、-COOCH3、-COCH3、-CONH2、-+NH3、-CCl3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断裂构造节理、断层的形成规律及其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 构造节理:岩体受到构造应力(地应力)作用变形而产生的裂缝。由于构造节理在成因上与地质构造(如褶皱和断裂)及其应力作用方向有关,所以节理在空间分部与力的作用关系密切。按力的作用分为1、张节理2、剪节理。
    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断裂面产生显着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是地质构造中常见的地质构造行迹之一,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规模有大有小,影响地壳的深度有深有浅;形成的地质年代有早有晚,有的至今仍在活动着。
    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家禽发生喹乙醇中毒时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中毒症状
    (1)中毒禽羽毛松乱,挤堆,脚软,用飞节着地行走,后期瘫痪,常可见飞节红肿。
    (2)禽日龄越小,表现的症状越早越重。
    病理变化
    (1)血液凝固不良,呈深紫褐色;
    (2)腺胃充血,有时出血,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或出血斑。十二指肠粘膜弥漫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泻殖腔严重出血。
    (3)肝、肾肿大淤血,肾有大量出血点,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心外膜严重充血,出血。
    (4)腿部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