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明显。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的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
(3)急性溶血: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4)急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时,WBC常明显升高且出现于HB降低之前,可能与应激状态,一过性缺氧有关。
(5)急性中毒:如化学药物生物毒素(蛇毒)、代谢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恶性肿瘤。
更多“试述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临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A.中幼粒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或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D.原始粒细胞或幼稚粒细胞
    E.晚幼粒细胞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细胞主要是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B.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C.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试述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或减少的参考标准。


    正确答案: 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数的50%~70%。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10×109/L为增多,<4.0×109/L为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0×109/L为增多;成人<2.0×109/L、儿童<1.5×109/L为减少。白细胞总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或消失为粒细胞缺乏。

  • 第4题:

    试述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1)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明显。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的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
    (3)急性溶血: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4)急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时,WBC常明显升高且出现于HB降低之前,可能与应激状态,一过性缺氧有关。
    (5)急性中毒:如化学药物生物毒素(蛇毒)、代谢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恶性肿瘤。

  • 第5题: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1)中性粒红细胞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后,饱餐或沐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 第6题: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中,"某些寄生虫疾病(可达10%或更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和恶性肿瘤"疾病中,患者血常规有()

    • A、淋巴细胞增多
    • B、淋巴细胞减少
    • C、中性粒细胞增多
    • D、中性粒细胞减少
    • 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E

  • 第7题: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细胞主要是( )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细胞主要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B

      某些感染如伤寒等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C

      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恶性肿瘤、心肌梗塞等。减少:某些传染病(伤寒、流感、疟疾)、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血液病、过敏休克、恶液质、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减的临床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急性、化脓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增多

      B

      全身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增多

      C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中性粒细胞增多

      D

      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感),中性粒细胞增多

      E

      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高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严重组织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B

      反应性增多的粒细胞以成熟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C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及炎症

      D

      某些感染如患伤寒病等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E

      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中性粒细胞可降低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疾病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反应性增多的是


      A.急性感染或炎症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试述白细胞形态中出现大型中性粒细胞和多分叶核粒细胞时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1.大型中性粒细胞和多分叶核粒细胞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放射性损伤、感染、中毒以及抗叶酸药物治疗后。
      2.分叶过多而体积不增大的粒细胞称为多分叶核粒细胞,属老化性粒细胞,称为核右移。

    • 第15题:

      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可分为哪两类?增多或减少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类。
      1)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③急性大出血;
      ④急性中毒;
      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①感染;
      ②血液系统疾病;
      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④单核一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 第16题:

      试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1)某些感染:见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
      (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病。
      (3)慢性理化损伤:放射线、化学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脾功能亢进。

    • 第17题:

      试述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急性感染;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溶血;
      (5)急性中毒;
      (6)恶性肿瘤。

    • 第18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恶性肿瘤、心肌梗塞等。减少:某些传染病(伤寒、流感、疟疾)、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血液病、过敏性休克、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

      B

      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C

      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

      D

      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

      E

      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中性粒红细胞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后,饱餐或沐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以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明显。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的烧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
      (3)急性溶血: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4)急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时,WBC常明显升高且出现于HB降低之前,可能与应激状态,一过性缺氧有关。
      (5)急性中毒:如化学药物生物毒素(蛇毒)、代谢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恶性肿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某些感染:见于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
      (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病。
      (3)慢性理化损伤:放射线、化学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脾功能亢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配伍题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细胞主要是(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的细胞主要是( )
      A

      晚幼粒细胞及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B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或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C

      原始粒细胞

      D

      中幼粒细胞

      E

      原始粒细胞或幼稚粒细胞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或减少的参考标准。

      正确答案: 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数的50%~70%。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10×109/L为增多,<4.0×109/L为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0×109/L为增多;成人<2.0×109/L、儿童<1.5×109/L为减少。白细胞总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或消失为粒细胞缺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