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二十三)  【给定材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

题目
问答题
(二十三)  【给定材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③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国外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⑤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的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⑥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⑦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⑧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问题】  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二十三)  【给定材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的“后美国时代”的实质是( )。

    A.美国已趋向全面衰落
    B.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C.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其他国家的崛起”,说明世界其他国家力量的兴起,这体现了“后美国时代”的多极化特点。A、D两项叙述错误,美国既没有建立起单极世界霸权,也没有全面衰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排除B项。

  • 第2题: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 B、众多“巨人”的出现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 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如果美国人说“随时来找我”,拜访前不需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未来将要实现的多级格局中,应该是下面哪些国家组成的?()

    • A、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印度
    • B、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印度
    • C、美国、巴基斯坦、中国、欧盟、日本、印度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

    • A、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 B、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
    • C、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 D、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正确答案:D

  • 第6题: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谈话时说:“如果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又有70%由跨国公司垄断。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有60%~80%来自美国,而在美国的电视中,外国节目仅占1%~2%,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中,有85本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正确的态度是()。
    A

    要采取措施抵制外来文化产品

    B

    全力进口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

    C

    让市场自由选择各类文化产品

    D

    积极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看出,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文化的垄断和输出,发展中国家不能消极抵制经济全球化,要积极面对,关键就在于提高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 第8题:

    单选题
    未来将要实现的多级格局中,应该是下面哪些国家组成的?()
    A

    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印度

    B

    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印度

    C

    美国、巴基斯坦、中国、欧盟、日本、印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

    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

    C

    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

    D

    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二十三)  【给定资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③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国外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⑤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的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⑥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一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⑦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⑧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问题】  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应该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繁荣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和提升影响为、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例如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开办孔子学院以及莫言获诺贝尔奖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贡献。
    (2)我国文化的发展困境
    ①国外:美国推行霸权思想,某些国家否定甚至掠夺我国文明和传统资源。
    ②国内:面临巨大文化逆差:互联网络基建水平和普及率低,网民接受信息被动。
    (3)繁荣我国文化采取的措施
    ①利用好新闻媒体,客观、公开报道政府决策和民意;
    ②加强基层网络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站管理,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③加大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力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丰富我国文学作品以振兴文化产业、提升国家形象积累素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美国人斯诺登的“棱镜门”事件,披露的内幕是()。
    A

    美国对中国的网络攻击和监控

    B

    美国对世界各国的网络攻击和监控

    C

    世界对美国的网络攻击和监控

    D

    欧洲对美国的网络攻击和监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美国人均能源的消耗量为除美国以外世界平均量的6.6倍,为发展中国家的100倍左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 A、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自二战后达到最高峰
    •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
    •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美国人均能源的消耗量为除美国以外世界平均量的6.6倍,为发展中国家的100倍左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
    • 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 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的“后美国时代”的实质是()

    • A、美国已趋向全面衰落
    • B、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 C、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
    •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 C、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 D、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它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 C、两极争霸的世界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当前美国国际秩序观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美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领导力量,应在美领导下建立新的集体安全体系和伙伴关系

    B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西方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

    C

    强调同西方盟国的“”伙伴关系,加强西方联盟的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力

    D

    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新的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安全体系,消除对美国利益的各种威胁,有效借助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

    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

    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D

    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说明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野心随之膨胀,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因此选D项。A项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B项与史实不符;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A、B、C三项。

  • 第21题:

    问答题
    (十四)  【给定资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③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国外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⑤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的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⑥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⑦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⑧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问题】  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应该重点讲以下内容:
    (1)繁荣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和提升影响力、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例如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开办孔子学院以及莫言获诺贝尔奖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贡献。
    (2)我国文化的发展困境
    ①国外:美国推行霸权思想,某些国家否定甚至掠夺我国文明成果;
    ②国内:面临巨大文化逆差,互联网络基建水平有待提高,网民接受信息被动。
    (3)繁荣我国文化采取的措施
    ①利用好新闻媒体,客观、公开报道政府决策和民意;
    ②加强基层网络设施建设,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③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力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丰富我国文学作品以振兴文化产业、提升国家形象积累素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二十三)  【给定材料】  下面是H县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搜集的10则材料:  ①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曾经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②美国《混合语》杂志揭秘: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学术界的渗透,出巨款让一些人宣传推进全盘美国化,打压发展中国家那些保护和振兴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的《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则披露: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等。  ③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人利用,比如《孙子兵法》成为某国谍报人员的必读书,大量中国元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进入国外影视作品,很多中国风景区成为国外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等等。甚至国外还有盗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现象,比如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就被某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第一个海外孔子学院诞生于2004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办几百所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⑤国外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否定甚至掠夺。比如某国学者以他们发现的据称刊印于公元706—751年的文献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强调他们国家才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甚至呼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要求国际社会予以公认。其实,早在1906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已经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单页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罗尼咒》(公元650~670年)再次证明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  ⑥直到今天仍有西方人坚持认为,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术)是德国人古登堡15世纪“创造”的,有人甚至怀疑毕昇的存在,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造纸术方面,除了一些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认为纸是文艺复兴时期(14~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发明的,还有造纸术是“埃及发明”的、“印度发明”的等种种说法。  ⑦有人戏言,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占美国GDP的25%左右。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商品进口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同类出口商品。中国网民数量为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无法和这个世界第一相称,中国网民不断抱怨网速慢、不稳定、服务差、价格贵。同时中文网页数量在世界互联网中仍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中国网民很大程度上仍是外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互联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  ⑧新闻媒介反映出来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最直接,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否客观、公开、透明,体现了新闻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硬功能。相对而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国家形象,更具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京剧、民俗、民间文化等,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手段。  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个文化事件,它的华丽、丰富、恢弘,特别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以及中国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的阐释,对于塑造一个文明灿烂、文化独特、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震撼了世界,而且也使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比较负面的评价发生了改变。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闭幕词中指出,“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问题】  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综合“给定资料”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摘抄原文。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应该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繁荣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和提升影响为、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例如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开办孔子学院以及莫言获诺贝尔奖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贡献。
    (2)我国文化的发展困境
    ①国外:美国推行霸权思想,某些国家否定甚至掠夺我国文明和传统资源。
    ②国内:面临巨大文化逆差:互联网络基建水平和普及率低,网民接受信息被动。
    (3)繁荣我国文化采取的措施
    ①利用好新闻媒体,客观、公开报道政府决策和民意;
    ②加强基层网络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站管理,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③加大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力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丰富我国文学作品以振兴文化产业、提升国家形象积累素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谈话时说:“如果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

    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和平合作的关系”“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等信息,表明苏联试图与美国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主宰世界,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