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引流,为彻底引流,负压越大越好
高渗性灌洗液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大量灌洗时应适当补充白蛋白
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使用
使用高糖灌洗液时应适当加用胰岛素,谨防高血糖症
第1题:
急性胰腺炎手术术后护理不妥的是
A、留置腹腔冲洗双套管负压吸引
B、引流液开始可含有小血块和坏死组织
C、双套管堵塞时严禁冲洗
D、定时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E、引流液减少提示病情好转
第2题:
下列不属于瘘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内容是
A、冲洗液为高渗溶液
B、根据瘘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C、根据肠液黏稠度、流出量调节负压大小
D、观察记录冲洗液量
E、保持引流管通畅
第3题:
第4题:
男性,35岁。1周前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近1天突然出现左下颌下肿物、剧痛,伴高热。查体:体温39℃,左下颌下肿物,直径2cm,红肿、压痛,中央可及波动感。目前首要的处理是()。
第5题:
腹膜炎患者,近1个月以来常出现畏寒、发热,B超提示盆腔液性暗影3cm×4cm×3cm。 最佳处理为()
第6题:
患者,男,32岁,高热,右上腹痛7天,查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B超提示肝区单个较大液性暗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立即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下列术后引流管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第7题:
手术切开排脓应采用持续负压闭式引流
合并细菌感染者尽早使用抗生素
应尽早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
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主要采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第8题:
引流管的顶端应放置在肠腔内
负压越大越好,以免引流不畅
冲洗液以蒸馏水为好
冲洗速度越快,冲得越干净
一般每天的冲洗量为2000~4000ml左右
第9题:
引流瓶低于床面20cm
术后12~24小时内应慢速滴入
冲洗液为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
引流管的滴入管应高于床面1m
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即可立即拔除引流管
第10题:
每日多次冲洗脓腔
脓腔引流液少于30ml时,可拔除引流管
拔除引流管后改为凡士林纱布引流
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引流
每日更换引流瓶
第11题:
进入脓腔分离时,不要破坏粘连层
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选择合理切口,显露充分
吸净脓液,低压灌洗后留置负压引流
麻醉效果良好,便于操作
第12题:
留置腹腔冲洗双套管负压吸引
引流液开始可含有小血块和坏死组织
双套管堵塞时严禁冲洗
定时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引流液减少提示病情好转
第13题: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局部灌洗治疗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引流瓶低于床面20cm
B、术后12~24小时内应慢速滴入
C、冲洗液为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
D、引流管的滴入管应高于床面1m
E、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即可立即拔除引流管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化脓性关节炎病人进行局部灌洗治疗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第17题:
患者男性,37岁,4天前因“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体温一直在39℃以上,腹壁可及波动感明显肿块,B超提示腹腔局部脓肿,下述处理描述不当的是()
第18题:
患者,男,30岁,因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形成盆腔脓肿,除应用抗生素和支持治疗外还应作( )
第19题:
结核性淋巴结炎形成寒性脓肿治疗的关键是切开引流
深部脓肿经穿刺有脓时应切开引流
浅表脓肿有波动感应切开引流
口底多间隙腐败坏死性感染,出现全身明显中毒性症状时应切开引流
局部疼痛呈剧烈搏动性跳痛、肿胀明显皮肤紧张光亮时应切开引流
第20题:
只有在呈搏动性跳痛时才可切开引流
触诊有明显的压痛点、呈凹陷性水肿、但穿刺无脓液时不应切开
穿刺有脓液,但疼痛不明显者不切开引流
炎症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吞咽困难者应切开引流
寒性脓肿不能切开引流
第21题:
切开引流,为彻底引流,负压越大越好
高渗性灌洗液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大量灌洗时应适当补充白蛋白
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使用
使用高糖灌洗液时应适当加用胰岛素,谨防高血糖症
第22题:
引流瓶低于床面20cm
术后12~24小时内应慢速滴入
冲洗液为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
引流管的滴入管应高于床面1m
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即可立即拔除引流管
第23题:
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引流
抗生素治疗无效且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切开引流
儿童颌周多间隙感染即使影响呼吸也应尽量避免切开
局部压痛明显凹陷性水肿但穿刺无脓液时不应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