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单选题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常选择的波长为()A 260nmB 280nmC 340nmD 410nmE 630nm”相关问题
  • 第1题: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剂的波长为( )。


    正确答案:A
    A    [知识点] 盐酸氯丙嗪注射剂的波长

  • 第2题: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范围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有关蛋白质紫外吸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峰波长为260nm
    B:因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
    C:吸收峰波长为280nm
    D: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E: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答案:A
    解析:
    本题要点为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蛋白质因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苯丙氨酸贡献很小),在280nm波长处有强吸收峰。利用本性质可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研究生为了观察静脉营养对胃大部切除的狗的治疗效果,其采集了动物血浆准备探讨双组的血浆中蛋白质总量的差异。

    双缩脲法应选择的波长为
    A:260nm
    B:340nm
    C:410nm
    D:546nm
    E:630nm

    答案:D
    解析:
    考点:蛋白质的检测。解析:目前临床上血清(浆)总蛋白测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双缩脲法。

    考点: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原理。解析: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原理为:在碱性环境中,利用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作用产生紫红色物质。

    考点: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原理。解析: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原理为:在碱性环境中,利用蛋白质中的肽键与Cu2+作用产生紫红色物质。

    考点:双缩脲法检测蛋白质的原理及分光光度法检测技术。解析:260nm和340nm为紫外光,410nm为黄色可见光,630nm为红色可见光。

  • 第5题:

    蛋白质分子对下列哪种波长有最大吸收峰()

    • A、260nm
    • B、280nm
    • C、215nm
    • D、340nm
    • E、570nm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在波长630nm下测定吸光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某研究单位为了观察静脉营养对胃大部切除的狗的治疗效果,其采集了动物血浆准备探讨双组的血浆中蛋白质总量的差异。该方法应选择的波长为()

    • A、260nm
    • B、340nm
    • C、410nm
    • D、546nm
    • E、630nm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单波长法作含量测定时,通常选择()为测定波长,且控制供试品的吸收度读数在()之间。


    正确答案:最大吸收波长;0.3~0.7

  • 第9题:

    蛋白质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是( )

    • A、320nm
    • B、280nm
    • C、260nm
    • D、220nm
    • E、190nm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连续监测法,常通过监测哪处波长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的活性()

    • A、260nm
    • B、280nm
    • C、340nm
    • D、410nm
    • E、620nm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判断题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在波长630nm下测定吸光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单波长法作含量测定时,通常选择()为测定波长,且控制供试品的吸收度读数在()之间。

    正确答案: 最大吸收波长,0.3~0.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蛋白质最大吸收峰波长是( )

    A、260nm

    B、280nm

    C、340nm

    D、450nm

    E、560nm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常用来测定DNA溶液浓度的波长是( )

    A、260nm

    B、280nm

    C、370nm

    D、560nm

    E、700nm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患者男性,21岁。咳嗽伴午后低热一月余。体检:体温37.9℃,呼吸音较粗,叩诊左肺清音界上移。实验室检查:WBC 6.2×109/L,ESR 96mm/h。X线检查显示左侧肋膈角消失。该患者无吸烟史。

    连续监测法测定LD,常通过监测哪处波长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的活性

    A、260nm
    B、280nm
    C、340nm
    D、410nm
    E、620nm

    答案:C
    解析:
    LD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和H+,H+由NAD-结合,从而引起340nm吸光度改变,单位时间吸光度改变量与LD的活力相关。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2岁。糖尿病史5年,1周来低热37.8℃,伴咳嗽,痰中偶带血,胸片示在右肺中野多发片状结节状阴影,ESR85mm/h,痰涂片抗酸染色(+)。

    连续监测法,常通过监测哪处波长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的活性
    A:260nm
    B:280nm
    C:340nm
    D:410nm
    E:620nm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和痰涂片抗酸染色(+),应考虑肺结核的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通过呼吸道引起的肺结核最多见。
    血清及胸腹水中LD含量常用来鉴别漏出液或渗出液,若胸水LD/血清LD大于0.6,腹水LD/血清LD大于0.4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
    LD由H亚基和M亚基两种亚基组成的。
    LD是由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1,LD2,LD3,LD4,LD5构成。
    LD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和H+,H+由NAD-结合,从而引起340nm吸光度改变,单位时间吸光度改变量与LD的活力相关。
    K值计算公式为:K=(V反应总*106)/(ε*V样品*L光径)。

  • 第17题: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方法中,分光光度计选用的波长为630n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比色所需的波长为()

    • A、260nm
    • B、280nm
    • C、340nm
    • D、450nm
    • E、510nm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 A、290nm
    • B、280nm
    • C、270nm
    • D、260nm
    • E、250nm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波长为()。

    • A、260nm
    • B、280nm
    • C、540nm
    • D、600nm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在哪一波长附近()

    • A、260nm
    • B、280nm
    • C、320nm
    • D、190nm
    • E、220nm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连续监测法,常通过监测哪处波长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LD酶的活性()。

    • A、260nm
    • B、280nm
    • C、340nm
    • D、410nm
    • E、620nm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常选择的波长为()
    A

    260nm

    B

    280nm

    C

    340nm

    D

    410nm

    E

    630nm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方法中,分光光度计选用的波长为630n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