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或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等级、龄期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7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拆除的时间规定是()。
第8题:
采用配置一定数量非预应力钢筋的混合配筋方式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内力也要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内力也要按“更强节点”原则调整
应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可以改善构件的延性
第9题:
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以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第10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其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设计值不应进行调幅
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防火措施,采用混凝土封闭时,其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且不应低于C30
第11题:
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第12题:
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项不妥。
第19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哪些规定()
第20题:
张拉应力值
预应力筋的伸长率
总张拉力
张拉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值双控
第21题: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第22题:
预应力筋受力前
预应力筋铺设后
预应力筋张拉前
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