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部分报告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在研究图像记忆时首创的。
(1)实验程序
在实验中,他用速示器以50毫秒的时间呈现有3行字母的卡片,每行字母为3个或4个,自上而下,每行字母分别配以高、中、低三种音调信号,要求被试在字母卡片呈现后,根据出现的不同声音信号,对相应一行的字母马上作出报告。高音出现时立即报告第一行字母,中音出现时马上报告第二行,低音出现时报告第三行字母。声音信号是随机编排的。
(2)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被试几乎每次都能够正确地报告出任意一行字母中的3个或4个。由于实验过程中三种声音是随机出现的,被试并不知道声音信号出现的顺序,因此被试必须记住全部项目才能根据声音信号做出反应。由此推算,被试能够报告出来的字母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个数目要比采用全部报告法报告出的数字几乎增加了一倍,说明部分报告法的成绩高于全部报告法,即被试看到的字母数目确实要高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
斯珀林还发现,当把刺激信息消失和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延迟到10~1000毫秒时,被试回忆出的字母数目会随信号音延迟出现的时距增加而下降,当延迟到1秒钟时,回忆成绩和全部报告法得到的结果相同。这说明,人的视网膜上登录的视觉信息的容量是相当大的,只是它们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为0.5秒,没有保留的刺激信息则迅速消失。
(3)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确实存在着感觉登记(即感觉记忆),它能够有效地保留由感觉通道输入的刺激信息,为进一步信息加工提供材料和时间。另外,尽管感觉登记的信息容量比较大,但是能够把刺激信息保留在脑中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和短暂。进入到感觉登记中的刺激信息,由于受到人的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性的制约,那些没有被注意的刺激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举例说明部分报告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错觉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错觉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错觉的概念: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1)广告中可以通过拍摄角度等技术手段来制造视错觉.例如,1956年霍尔茨舒赫尔牌汽车的两张推销广告照片.两张广告的标题与文案完全一样,整个画面的布局也雷同,只是两张广告中,一张是人物模特站在汽车的后侧拍摄的,另一张是模特站在汽车的前方拍摄的.这样车子本身的大小虽未变,但由于照片透视造成了错觉,即模特站在汽车前面的照片,人物突出,而汽车显得较小,而模特站在汽车后侧面的广告照片则汽车显得较大,人物较小.
    (2)可利用物体制造错觉,如商店店面不大,但在墙上装上大镜子,即可产生深远扩大的错觉.在包装及广告画设计中也常利用错觉,相同容积的两个小盒,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菱形,利用视错觉,菱形就好似大于正方形.同样容积的两个塑料瓶,瘦高状比矮胖状显得容量要大.还有一些厂家,故意在容器的底部向里凹陷,从而增加容量的高度,给消费者造成容量大的视错觉.
    (3)还有运用颜色制造错觉:明度高的颜色有舒张感,明度低的颜色有收缩感.例如,法国的国旗是兰,白,红三色组成的色带.原来把这三种颜色的宽度定为一一样宽的,但是总使人感到三种色带不一样宽,兰的比红的宽些.后来修改了三种宽度的比例,在三者实际宽度不等的情况下,保持知觉上的宽度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部分报告法。

    正确答案: 部分报告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在研究图像记忆时首创的。
    (1)实验程序
    在实验中,他用速示器以50毫秒的时间呈现有3行字母的卡片,每行字母为3个或4个,自上而下,每行字母分别配以高、中、低三种音调信号,要求被试在字母卡片呈现后,根据出现的不同声音信号,对相应一行的字母马上作出报告。高音出现时立即报告第一行字母,中音出现时马上报告第二行,低音出现时报告第三行字母。声音信号是随机编排的。
    (2)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被试几乎每次都能够正确地报告出任意一行字母中的3个或4个。由于实验过程中三种声音是随机出现的,被试并不知道声音信号出现的顺序,因此被试必须记住全部项目才能根据声音信号做出反应。由此推算,被试能够报告出来的字母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个数目要比采用全部报告法报告出的数字几乎增加了一倍,说明部分报告法的成绩高于全部报告法,即被试看到的字母数目确实要高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
    斯珀林还发现,当把刺激信息消失和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延迟到10~1000毫秒时,被试回忆出的字母数目会随信号音延迟出现的时距增加而下降,当延迟到1秒钟时,回忆成绩和全部报告法得到的结果相同。这说明,人的视网膜上登录的视觉信息的容量是相当大的,只是它们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为0.5秒,没有保留的刺激信息则迅速消失。
    (3)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的记忆系统中确实存在着感觉登记(即感觉记忆),它能够有效地保留由感觉通道输入的刺激信息,为进一步信息加工提供材料和时间。另外,尽管感觉登记的信息容量比较大,但是能够把刺激信息保留在脑中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和短暂。进入到感觉登记中的刺激信息,由于受到人的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性的制约,那些没有被注意的刺激信息就会很快消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复合词和派生词有何异同?举例说明?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复合词完全由词根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词,如电脑、支持、白菜等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如老乡、读者、瓶子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 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部分报告法说明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的的容易,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部分报告法

    正确答案:
    部分报告法是感觉记忆的研究方法,与全部报告法相对,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于1960年首创。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只报告出全部识记材料中的部分内容。①其基本假设是:存在着一种感觉记忆,其容量很大,但保持时间极其短暂。被识记的项目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遗忘。②其具体程序是:用速示器以50毫秒的时间呈现有3行字母的卡片。每行字母数为3或4个。自上而下,每行字母分别配以高、中、低音信号,并将这种配对方式告诉被试。要求被试在字母卡片呈现后,根据不同声音报告与之配对的某一行的全部字母。声音信号随机编排,并在字母卡片呈现后立即呈现。结果发现,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地报告出任何一行上的字母。这说明,部分报告法的成绩高于全部报告法,即被试看到的字母数目确实要高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部分报告法的使用,揭示了感觉记忆的存在,它保持的时间约为0.5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正确答案: 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例如8、9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例如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浴盆模型。

    正确答案: 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比如:我国持续20多年的深圳特区建设,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执行过程,就经历了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时期,传统习惯的阻力使人民对政策一般了解甚少以及政策本身还可能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政策执行初期,存在着相当高的失效率;偶然失效时期,政策实行后,进入正常状态,人民对政策的基本掌握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人民从政策执行中得到了实惠,尽管还有失效,但失效率低;耗损失效时期,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政策开始老化,失效率又逐步上升。因此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

    正确答案: 斯波林用一张有三行,每行有四个字母,共12个字母的卡片作实验材料。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卡片50毫秒。接着给被试一个声音,由声音来指示他报告哪一行字母。高音只报告他看到的第一行字母;中音只报告第二行字母;低音只报告第三行字母,三种声音是随机呈现的。被试听到声音后能报告的字母至少有3个,那么,整个卡片上他能看到的字母应该在9个以上,大大地多于全部报告时被试报告的字母数。但是,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只保留不到1秒钟的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多态。

    正确答案: 多态(Polymorphism)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多种形状”。引用CharlieCalverts对多态的描述——多态性是允许你将父对象设置成为和一个或更多的他的子对象相等的技术,赋值之后,父对象就可以根据当前赋值给它的子对象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运作(摘自”Delphi4编程技术内幕”)。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允许将子类类型的指针赋值给父类类型的指针。
    概念很多,我们可以理解为:
    父类类型,子类对象。这就是多态。
    多态的最大的作用是,吧接口定义和具体实现分离,便以工程的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