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计算折旧必须确定房产的价值、使用年限、残值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个公式能被自定义为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A.月折旧率=1/(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月折旧额=10%*(月初原值-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

    B.月折旧率=月折旧额/(月初原值-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月折旧额=月折旧率*(月初原值-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

    C.月折旧率=1/(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月折旧额=月折旧率*(月初原值-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

    D.月折旧率=1/(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月折旧额=1/(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月初原值-月初累计折旧-月初净残值)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参考答案:每年的折旧额为: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4000)×40%=2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2400)×40%=1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000-4000-2400-1400-200)/2=980(元)

  • 第3题:

    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时,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不考虑净残值,只有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才考虑净残值。(  )


    答案:错
    解析:
    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年折旧额时不考虑净残值,只有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才考虑其净残值。

  • 第4题: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为()

    • A、原价、净值、清理费用、使用年限
    • B、原价、残值收入、清理费用、使用年限
    • C、原价、残值收入、净值、使用年限
    • D、原价、净值、残值收入、清理费用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是()

    • A、原始价值
    • B、预计使用年限
    • C、预计清理费
    • D、预计残值收入
    • E、折余价值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影响折旧额的因素有()

    • A、原始价值
    • B、残值
    • C、清理费用
    • D、使用年限
    • E、净残值率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收益还原法中总费用确定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 A、未考虑收益的方式,盲目地确定费用
    • B、确定年折旧费时,缺少对房屋结构、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残值率等的说明,同时在计算年折旧费时,对折旧年限把握不准
    • C、将利息计入总费用中
    • D、忽略了其他衍生收益
    • E、未考虑房屋的闲置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计算折旧必须确定房产的价值、使用年限、残值和()。

    • A、利润支出
    • B、年折旧额
    • C、清理费用
    • D、结构维修费用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特点有()。

    • A、每年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价值不变
    • B、折旧率逐渐降低
    • C、计算折旧时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D、折旧年限比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短
    • E、前期折旧额高,后期折旧额低

    正确答案:C,E

  • 第10题:

    单选题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应提折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规定的折旧的年限

    B

    固定资产原值

    C

    实际净残值

    D

    预计净残值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实际净残值在处置或者使用期满才能知晓,因此计算折旧时不予考虑。

  • 第11题:

    单选题
    采用年限法求取建筑物折旧时,建筑物有关概念使用合理的是()。
    A

    已使用年限、耐用年限、残值率

    B

    有效年龄、预期经济寿命、残值率

    C

    已使用年限、预期经济寿命、残值率

    D

    有效年龄、耐用年龄、残值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企业某台设备原始价值为400000元,预计残值为15200元,清理费用28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用平均年限法计算该设备的年折旧额和月折旧率。

    正确答案: 该设备折旧率为:
    〔400000-(15200-2800)〕/400000*10=19.38%
    月折旧率为:19.38%/12=1.615%
    月折旧额为:400000*1.615%=846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设备原始价值为5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为0,按平均折旧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参考答案:解: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1-0)/5×100%=2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50000×20%=10000(元)

  • 第14题: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这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的方法。(  )


    答案:对
    解析: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中,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故本题选A。

  • 第15题:

    (2016年)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的原因有( )。

    A.会计确定的净残值与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期间和金额不同
    B.会计确定的净残值与税法认定的净残值不同
    C.会计确定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认定的折旧方法不同
    D.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认定的折旧年限不同

    答案:A,B,C,D
    解析:

  • 第16题:

    在确定折旧额时,影响折旧的变量因素是()。

    • A、固定资产原值
    • B、变更折旧方法
    • C、折旧方法
    • D、固定资产残值
    • E、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0000元,预计净残值4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试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


    正确答案:年折旧额=(14000-400)/10=960元

  • 第18题: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应提折旧,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规定的折旧的年限
    • B、固定资产原值
    • C、实际净残值
    • D、预计净残值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5年6月30日,甲公司将自用房产转作经营性出租且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房产原值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转换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截止2×15年6月30日该房产已经使用3年,使用期间未计提减值准备;转换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2×15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假定税法对该房产按期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方法、净残值与转换前的会计核算相同。计算该项投资性房地产2×15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并确认相应的所得税影响。


    正确答案:2×15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其计税基础=1000-300-1000/10×6/12=65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00-650=4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0×25%=112.5(万元)。

  • 第20题:

    企业某台设备原始价值为400000元,预计残值为15200元,清理费用2800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用平均年限法计算该设备的年折旧额和月折旧率。


    正确答案: 该设备折旧率为:
    〔400000-(15200-2800)〕/400000*10=19.38%
    月折旧率为:19.38%/12=1.615%
    月折旧额为:400000*1.615%=8460元

  • 第21题:

    判断题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一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这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的方法。(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这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的方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的原因有(  )。
    A

    会计确定的净残值与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期间和金额不同

    B

    会计确定的净残值与税法认定的净残值不同

    C

    会计确定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认定的折旧方法不同

    D

    会计确定的折旧年限与税法认定的折旧年限不同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