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社会工作者乔某在参加社会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乔某认识到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功能的不足,甚至引发危机。乔某认为()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A 学会说话B 母婴依恋的消失C 母婴依恋的形成D 学会走路

题目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乔某在参加社会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乔某认识到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功能的不足,甚至引发危机。乔某认为()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A

学会说话

B

母婴依恋的消失

C

母婴依恋的形成

D

学会走路


相似考题
更多“社会工作者乔某在参加社会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乔某认识到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钢厂青工宋某问收购废品的乔某是否收购工业用紫铜,乔某说:有多少收购多少。你有紫铜卖?青工宋某说,我们厂有的是。乔某说:你拿来卖吧。宋某遂多次从厂里偷铜卖给乔某,获赃款6000)余元,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万余元。乔某的行为构成()

    A.收购赃物罪

    B.盗窃罪(共同犯罪)

    C.收购赃物罪和盗窃罪

    D.一般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家住北京的乔某(29岁)与杨某(28岁)是夫妻,婚后无子女,要求收养赵某与刘某的次子赵刚(11岁)为养子。赵某与刘某感觉家中生活困难,便作主答应下来,但赵刚毕竟是自己亲生,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便委托乔某与杨某办理收养公证。乔某与杨某带着赵刚到公证处申请办理收养公证,向公证处提交了申请书等有关证明材料,并出具了赵某和刘某代办公证的委托书。问:公证处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公证处不能办理该项收养公证。因为:第一,收养人不符合条件,在办理公证时,收养人分别只有29岁、28岁,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30岁。
    第二,在办理公证时,被收养人赵刚已经11岁,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被收养人年龄在10周岁以上的,收养应征得本人同意,不得由父母作主,该案中,赵某与刘某在未征得被收养人同意,答应了乔某与杨某得收养要求。
    第三,不符合办理收养公证得程序。申请办理收养公证,应该由收养人、有识别能力得被收养人与送养人三方亲自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 第3题:

    乔某为了防止自己种植的水果被盗,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天黑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来偷水果的张电死,乔某的行为构成:

    A. 故意**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意外事件
    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D
    解析:
    答案为D。

  • 第4题:

    在解决李某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王某邀集了律师、心理学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一同会商,从而解决了李某面临的多种问题。在这一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特点。

    A:注重实践
    B:强调专业方法
    C:互动合作
    D:多方协同

    答案:D
    解析:
    考点:社会工作者协同不同方面人员一起解决复杂问题。

  • 第5题:

    服务对象王某惧怕在公共场合说话,总感到人们会十分关注他说话中的错误,耻笑他。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

    A:帮助王某认识到他的想法是幼稚的
    B:指导王某学习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技巧
    C:分析王某的情况是否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D:帮助王某认识到惧怕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答案:C
    解析: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学说创始人,他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 第6题:

    李某是某村村长,1996年秋,将已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女青年乔某安排到本村小学做代课教师。李某多次到学校找乔某,在威逼利诱之下,乔某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其后,李某又多次纠缠乔某,二人保持不正当关系达两年之久。乔某慑于李某的淫威,又怕丢面子,给家人抹黑,一直将此事隐瞒。1999年春,乔某辞职,回家务农。乔某回家后,李某又不断去乔某家,乔某忍无可忍将此事告诉家人。1999年6月5日,李某又来乔某家,欲与乔某发生性关系,乔某坚决不肯,李某欲强奸乔某,二人厮打起来。住在西间的乔父听见有声音,来到现场,见李某欲强暴其女,便手持木棍,来到李某背后将李某打昏在地,用绳子将李某捆住后,到派出所报案。乔某想到这几年受到的侮辱,越发痛恨李某,顺手拿起床边的剪刀向李某的阴部、腹部连扎数下,致李某重伤。
    试分析:(1)乔某父亲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
    (2)乔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乔某父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所谓正当防卫,就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本案中,乔某父亲见李某欲强奸其女儿,为使女儿免受侵害,而将李某打昏,并将其捆住。其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并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不属于防卫过当。因此,乔某父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乔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如下:在李某被打昏并被捆住以后,已经失去反抗能力,也即失去侵害能力,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乔某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其主观上出于故意,客观上造成李某重伤的结果,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客观要件,构成故意伤害罪。

  • 第7题:

    黄某将其结婚礼服借给乔某使用,乔某却以自己的名义将该礼服卖给摄影楼。摄影楼老板知道该礼服是黄某的,就找到黄某要求其承认,黄某大怒,多次向乔某索要,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摄影楼与乔某之间买卖礼服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

    • A、无效
    • B、有效
    • C、效力待定
    • D、得变更或撤销

    正确答案:A

  • 第8题:

    2003年1月9日,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嫌疑将某国有企业总经理乔某逮捕,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8月16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乔某有期徒刑8年。乔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并将乔某交付执行。但乔某一直认为自己无罪,不断申诉。2011年1月8日,乔某被释放。2011年4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判,认定乔某无罪。乔某遂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损失、精神抚慰金,并恢复名誉。在本案中如何选择适用修正前的《国家赔偿法》和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本案应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后,或者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前持续至2010年12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本案中,乔某的羁押符合第二种情形。

  • 第9题:

    社会工作者乔某在参加社会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学习中乔某认识到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功能的不足,甚至引发危机。乔某认为()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 A、学会说话
    • B、母婴依恋的消失
    • C、母婴依恋的形成
    • D、学会走路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2003年1月9日,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嫌疑将某国有企业总经理乔某逮捕,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8月16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乔某有期徒刑8年。乔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并将乔某交付执行。但乔某一直认为自己无罪,不断申诉。2011年1月8日,乔某被释放。2011年4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判,认定乔某无罪。乔某遂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损失、精神抚慰金,并恢复名誉。如赔偿义务机关逾期未对乔某的请求作出答复,乔某如何寻求救济?


    正确答案: 乔某可向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 第11题:

    单选题
    乔某于2009年11月以自己23岁的女儿乔丽为被保险人投保了某生死两全保险。保单载明:保险合同成立日期为2009年11月6日,保险合同生效日期为2009年11月8日,受益人为乔某。请根据下列假设情境回答问题。 假设2011年4月,乔丽因恋爱失败,自感人生无趣,自杀身亡。乔某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则保险公司()。
    A

    可以拒绝赔付,但不能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B

    可以拒绝赔付,但应当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C

    不能拒绝赔付,因为乔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可以拒绝赔付,因为乔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03年1月9日,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嫌疑将某国有企业总经理乔某逮捕,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8月16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乔某有期徒刑8年。乔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并将乔某交付执行。但乔某一直认为自己无罪,不断申诉。2011年1月8日,乔某被释放。2011年4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判,认定乔某无罪。乔某遂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损失、精神抚慰金,并恢复名誉。乔某的赔偿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乔某的赔偿请求不完全合理。对乔某被限制人身自由,国家应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每日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如乔某能证明被限制人身自由致其精神损害的,可以要求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期间遭受的工资损失,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晚,乔某在宾馆住宿,卖淫小姐王某主动来到乔某居住的房间,表示愿意进行性交易,乔某见王某年轻貌美、身材高挑、穿着入时,遂接受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事中王某告诉乔某,自己是某大学大一学生,乔某信以为真。事后二人被警察抓获,经查王某尚不满14周岁。请问乔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强奸罪

    B.奸淫幼女罪

    C.嫖宿幼女罪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刘某、乔某二人于2009年3月通过网络认识,随后开始热恋,并于6月闪电结婚,婚后发现性格不合,常因琐事争吵。2011年12月,刘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一审判决以后,乔某不服遂上诉。二审法院判决:刘某、乔某之间的婚姻关系解除,儿子归刘某抚养,刘某、乔某的共有财产平均分割。乔某认为二审判决不公正,欲申请再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乔某可以就判决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

    B.乔某不得就儿子的抚养问题申请再审,但可以另行起诉

    C.乔某不得申请再审

    D.乔某可以就判决中解除婚姻关系问题申请再审


    正确答案:BCD
    [考点] 离婚案件再审的处理;再审的相关规定
    [答案及解析] BCD。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第179条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另据《民诉意见》第209条规定,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l79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综上可知,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而财产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不在此限。故B、C、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 第15题:

    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
    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侵权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民诉解释》第57条:“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以接受劳务一方为被告。”所以,AB选项说法错误。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的案件,侵权责任法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 第16题:

    乔某(男)和万某(女)是夫妻因为乔某外出见女网友,二人数次吵架2013年6月24日22时许,万某下班回家,看到乔某已经入睡,便找来一把电锯,插上电源,准备将乔某切成两半时,遭到乔某的反抗乔某随手将万某推向一旁时,万某手中的电锯下滑,乔某左腿被锯切断(已构成重伤),身体多处受伤随后,万某投案自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万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一罪

      B.万某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应数罪并罚

      C.万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一罪

      D.对万某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答案:A
    解析:
    A。万某是杀人故意,所以不能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其致乔某左腿被锯断是因为乔某反抗导致的,所以也不是过失,也不是犯罪中止。对于自首,是“可以”而非“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 第17题:

    在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乔某的行动中,民警老李负责带队,安排小张破门,小王、小赵控制乔某并实施上铐、搜身,小孙屋外警戒,老李屋内警戒,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乔某。在该行动中体现出办案民警的职业精神是:

    A.英勇善战
    B.团结协作
    C.忠诚可靠
    D.严守纪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之团结协作。团结协作,要求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本题在抓捕嫌疑犯的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了团结协作。故本题答案为B。

  • 第18题:

    山西商人乔家在内蒙的包头做生意,后在自己的家乡建起了乔家大院,乔家第一代商人是()。

    • A、乔景俨
    • B、乔贵发
    • C、乔致庸
    • D、桥全美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解决李某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王某与社会工作者陈某共同合作、应对,从而解决了李某的问题。在这一案例中,体现了社会工作()的特点。

    • A、注重实践
    • B、强调专业方法
    • C、互动合作
    • D、多方协同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2003年1月9日,某县人民检察院以贪污、受贿嫌疑将某国有企业总经理乔某逮捕,后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8月16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乔某有期徒刑8年。乔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并将乔某交付执行。但乔某一直认为自己无罪,不断申诉。2011年1月8日,乔某被释放。2011年4月10日,市中级法院再审后撤销原判,认定乔某无罪。乔某遂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损失、精神抚慰金,并恢复名誉。丁某的请求是否超过时效?


    正确答案:丁某的请求没有超过时效。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 第21题:

    乔某于2009年11月以自己23岁的女儿乔丽为被保险人投保了某生死两全保险。保单载明:保险合同成立日期为2009年11月6日,保险合同生效日期为2009年11月8日,受益人为乔某。请根据下列假设情境回答问题。 假设2011年4月,乔丽因恋爱失败,自感人生无趣,自杀身亡。乔某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则保险公司()。

    • A、可以拒绝赔付,但不能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 B、可以拒绝赔付,但应当退还保单现金价值
    • C、不能拒绝赔付,因为乔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D、可以拒绝赔付,因为乔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乔红到某乡村学校进行调研时发现,该村有数十名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他们跟随祖父母生活。多位老师向乔红反映,这些孩子中多数不爱学习,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放学后就凑在一起玩,不写作业,成绩普遍很差,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和祖父母们都感到无奈。如果乔红要介入,她可能要开展的工作()。

    • A、政策倡导
    • B、个案工作
    • C、行政工作
    • D、家庭工作
    • E、小组工作

    正确答案:A,B,D,E

  • 第23题:

    单选题
    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

    B

    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C

    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D

    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郭某将其收藏的一件瓷器卖给汤某,价金10万元。郭某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乔某并通知了汤某。履行期届至前,该瓷器因地震意外灭失,则汤某()。
    A

    可以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乔某的给付请求

    B

    可以解除合同,并且拒绝乔某的给付请求

    C

    不得解除合同,并且不得拒绝乔某的给付请求

    D

    可对郭某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乔某的给付请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合同解除的条件。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合同当事人均有权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本题中,履行期限尚未到来,所以汤某有权拒绝乔某的给付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