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

题目
问答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桥梁主跨为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T形梁施工采用预制吊装,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对张拉机具作了校验,并对预应力的张拉、灌浆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控制。
    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指哪 两项?以哪一项为主?


    答案:机具设备及仪表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解析:
    机具设备及仪表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 第2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2.问题(1)应如何避免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2)事件二做法正确吗为什么(3)事件三表明项目部哪些方面管理存在问题


    答案:
    解析:
    答案:(1)预制场台座基础处理必须满足梁体承重要求。当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体承重要求时,可直接在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2)不正确。因为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T形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否则,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3)首先是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按照起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当龙门吊作业时,作业范围下面不能有人;其次,对龙门吊司机和钢筋工也存在安全技术教育不到位问题;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 第3题:

    某桥梁主跨为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T形梁施工采用预制吊装,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对张拉机具作了校验,并对预应力的张拉、灌浆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控制。问题:1.对张拉机具的使用有哪些要求2.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指哪两项以哪一项为主


    答案:
    解析:
    1.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配套校准、配套使用。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2.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指应力控制与伸长值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 第4题: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A公司中标承建一座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30m.预制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共12跨,桥宽29.5m,为双幅式桥面.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的施工.但因为处理T梁预制台座基础沉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扭转工期紧迫的被动局面,项目部加快调度,但一度出现技术管理问题:如千斤顶张拉超200次未安排重新标定;T梁张拉后即把T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被监理工程师要求停工整顿. 2.问题 (1)预制场的施工方案如何确定? (2)预制台座基础如何施工保证不发生沉降? (3)千斤顶张拉超过200次,但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满足规范要求,即士6%以内,千斤顶是否可以不重新标定? (4)项目部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1)问题1
    预制场的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组织编制,经项目部负责人讨论优化,在项目负责人(经理)批准后,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批准后,施工方案才能实施.
    (2)问题2
    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台座基础应根据场地情况而定: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重承重要求的,可直接在此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须对地基进行处理.采用换填灰土夯实的方法,或者采用打挤密木桩的形式,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3)问题3
    不可以.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张拉满6个月或者张拉次数达到200次的千斤顶,必须重新进行标定方能够继续投入使用.
    (4)问题4
    项目部做法不正确.按照施工规范要求,T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其水泥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或者达到T梁混凝土同等强度后,才能吊移.否则,会因为不小心的磕碰,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直接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 第5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应如何避免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


    正确答案: 预制场台座基础处理必须满足梁体承重要求。当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体承重要求时,可直接在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
    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 第6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事件三表明项目部哪些方面管理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 首先是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按照起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当龙门吊作业时,作业范围下面不能有人;其次,对龙门吊司机和钢筋工也存在安全技术教育不到位问题;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 第7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事件二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因为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T形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否则,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 第8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事件二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因为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T形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否则,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A公司中标承建一座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30m.预制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共12跨,桥宽29.5m,为双幅式桥面.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的施工.但因为处理T梁预制台座基础沉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扭转工期紧迫的被动局面,项目部加快调度,但一度出现技术管理问题:如千斤顶张拉超200次未安排重新标定;T梁张拉后即把T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被监理工程师要求停工整顿. 2.问题 (1)预制场的施工方案如何确定? (2)预制台座基础如何施工保证不发生沉降? (3)千斤顶张拉超过200次,但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满足规范要求,即士6%以内,千斤顶是否可以不重新标定? (4)项目部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1)问题1
    预制场的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组织编制,经项目部负责人讨论优化,在项目负责人(经理)批准后,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批准后,施工方案才能实施.
    (2)问题2
    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台座基础应根据场地情况而定: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重承重要求的,可直接在此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须对地基进行处理.采用换填灰土夯实的方法,或者采用打挤密木桩的形式,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3)问题3
    不可以.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张拉满6个月或者张拉次数达到200次的千斤顶,必须重新进行标定方能够继续投入使用.
    (4)问题4
    项目部做法不正确.按照施工规范要求,T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其水泥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或者达到T梁混凝土同等强度后,才能吊移.否则,会因为不小心的磕碰,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直接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桥梁主跨为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T梁施工采用预制吊装,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根据预制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数量、尺寸、对张拉机具作了校验,并对预应力的张拉、灌浆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控制。 [问题]: 对张拉机具的使用有哪些要求? 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指哪两项?以哪一项为主? 3、应力筋张拉后,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冲洗孔道后,立即进行压浆,使用压浆泵从孔道任意一端开始,直至梁另一端孔道溢出水泥浆即可。请指出以上操作有哪些错误,并改正。

    正确答案: 1、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
    2、预应力张拉“双控”指标指应力控制与伸长值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
    3、共有三处错误。分别为:(1)冲洗孔道后,立即进行压浆;(2)从孔道任意一端开始;(3)压至另一端孔道溢出水泥浆即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问题 (1)应如何避免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 (2)事件二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3)事件三表明项目部哪些方面管理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 (1)预制场台座基础处理必须满足梁体承重要求。当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体承重要求时,可直接在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
    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2)不正确。因为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T形梁在台座上张拉压浆后,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否则,容易发生锚具破损、钢绞线断丝现象,从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3)首先是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按照起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当龙门吊作业时,作业范围下面不能有人;其次,对龙门吊司机和钢筋工也存在安全技术教育不到位问题;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有缺失。主要是:除安全技术交底外,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对于新调来的人员,必须进行转场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城市高架桥工程,桥梁下部结构为Φ1.2 m×2根钻孔桩上接承台、墩柱,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1.张拉上部预应力连续梁时,项目部要求张拉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钢绞线张拉时,有一丝断丝且不超过全断面的1%,因工期紧,没有处理,即锚固灌浆了。
    2.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3.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除端头多余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小于35mm,锚具用封端砼保护。
    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解析:
    不能,压浆应使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使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浓浆为止。

  • 第14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问题(1)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2)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3)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答案:
    解析:
    (1)有缺失。主要是:除安全技术交底外,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对于新调来的人员,必须进行转场教育。
    (2)不符合。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且油压表有脉动现象,说明设备已有问题,不能投入使用。正确做法:当张拉设备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校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张拉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3)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B公司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部应派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 第15题:

    某市政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为5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每跨有30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梁板的高度与宽度均为1.0m。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如下规定:(1)梁板分项工程包括梁板模板工程和梁板安装工程等;(2)梁板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以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校核。由于设计无明确要求,实际仲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8%以内。张拉过程中,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立即锚固。在梁板安装前,项目部明确了梁板位置的控制原则: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以活动端为准,横桥向位置以边板为准。同时为便于每块梁板准确安装及安装后的检查验收,施工人员在盖梁上放出梁板端头横线,在梁端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边缘的点;在梁上标出梁的竖向中心线,就位时在梁端部挂线锤控制梁板位置。然后,将梁板逐块安装在支座上,直到全部梁板安装完成。问题:1.补充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项目,并指出检验批。2.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梁板预应力张拉的技术要求中存在错误,请予以改正。3.改正梁板位置控制原则的不妥之处。4.补充盖梁上的放线内容。


    答案:
    解析:
    1.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还应有:梁板钢筋、梁板预应力混凝土。检验批为每片梁。2.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在设计无规定时,应控制在6%以内。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3.梁板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4.补充内容为:施工人员应在台帽(盖梁)上放出每片梁的中心线、支座的纵横中心线及支座底部轮廓线。

    1.本问的考点是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包括梁板模板工程、梁板钢筋、梁板预应力混凝土和梁板安装工程。检验批为每片梁。解题思路: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规定,去除背景资料中已有的梁板模板工程和梁板安装工程作简要回答。2.本问的考点是梁板预应力张拉的技术要求。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解题思路: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中梁板预应力张拉的规定,对背景资料中的有关叙述作出判断。3.本问的考点是简支梁板就位时的位置控制原则。粱、板落位位置的控制: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位置应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背景资料上的说法“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以活动端为准,横桥向位置以边板为准”是完全错误的。解题思路:依据简支梁板就位时的位置控制原则判断背景资料中说法的正误。4.本问的考点是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为:根据线路中心线和墩台中心里程,在墩台上放出每片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纵横中心线、梁板端头横线及支座底部轮廓线,在梁端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边缘的点。解题思路:依据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去除背景资料上已有内容作简要回答。

  • 第16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正确答案: 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B公司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部应派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 第17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不符合。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且油压表有脉动现象,说明设备已有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当张拉设备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校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张拉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 第18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有缺失。主要是:除安全技术交底外,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对于新调来的人员,必须进行转场教育。

  • 第19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应如何避免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

    正确答案: 预制场台座基础处理必须满足梁体承重要求。当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体承重要求时,可直接在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则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
    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高架桥,主桥12跨,上部结构全部采用30m预制T形梁,先简支后连续。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地建设。由于某种原因,延误了工期;为在后阶段弥补损失的工期,项目部加大调度力度,加快T形梁的预制进度。 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后补的预制台座基础发生沉降,需要加固。 事件二,为加快台座的周转率,把张拉后T形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 事件三,在龙门吊移梁范围内,梁底下有工人在继续绑扎钢筋。 事件三表明项目部哪些方面管理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 首先是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按照起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当龙门吊作业时,作业范围下面不能有人;其次,对龙门吊司机和钢筋工也存在安全技术教育不到位问题;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不符合。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且油压表有脉动现象,说明设备已有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当张拉设备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校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张拉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正确答案: 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B公司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部应派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背景: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形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的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且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项目部在支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问题:(1)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2)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3)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背景 A公司承建的城市高架桥长1.68km,共35跨,桥梁距地面净空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型预制梁,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下部结构为灌注桩接墩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受所属快速路的通车限制,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为180d。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张拉作业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现象,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工程师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 项目部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盖梁施工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项目部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问题 (1)张拉作业技术管理是否有缺失?如有缺失,指出正确做法。 (2)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 (3)针对B公司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正确答案: (1)有缺失。主要是:除安全技术交底外,张拉作业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对于新调来的人员,必须进行转场教育。
    (2)不符合。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且油压表有脉动现象,说明设备已有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正确做法:当张拉设备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校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张拉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3)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B公司现场负责人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部应派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