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当前两极地区的冰层正在不断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第1题:
赤道地区的气温年较差一般要比两极地区大一些。
第2题:
世界上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第3题:
在地球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第4题:
1985年,在哪个地区首次发现了臭氧层空洞()
第5题: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区是()
第6题:
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很低,常常终年积雪形成冰川;而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根本不可能形成冰川。
第7题:
“极光”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中国全境看不到这种景观。
第8题: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低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赤道和两极
第10题:
气候非常寒冷,多烈风
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多冰雪,降水丰富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第11题: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多雨
赤道附近地带多雨,两极附近少雨
总趋势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减少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于内陆降水
第12题:
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
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
内陆比沿海地区深;
内陆比沿海地区浅。
第13题:
下列有关气温年较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关于降水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第15题: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两极,被冰雪覆盖,呈现出一副白雪茫茫的景象。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6题: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建立除地球两极附近地区以外的全球不间断通信至少需要适当配置()颗静止卫星。
第18题:
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
第19题: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南北纬30°附近地区都是降水量稀少地区
沿北纬50°从亚欧大陆东岸到西岸,降水量呈多→少→多的分布
濒临海洋地区都是降水量丰富的地区
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第21题:
北极地区是陆地
南极地区是海洋
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
第22题:
A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B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