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明知王某在高考中组织作弊,仍为其提供作弊器材。刘某的行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
第1题:
A、组织作弊的
B、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C、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D、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E、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的,视情节给予()。
第6题:
组织、参与协同作弊属于()
第7题:
赵某以刘某对其犯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刘某妹妹曾拒绝本案主审法官王某的求爱,故王某在明知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毁灭刘某无罪证据,认定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对王某的定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8题:
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在校期间二次(含二次)以上作弊的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给予()处分。
第9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第10题:
在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中组织作弊,构成()。
第11题:
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构成()。
第12题: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
第13题:
A、检查机关
B、教育执法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以及其它作弊行为严重的,可以给予()处分。
第17题:
某生知道考试作弊不对,也为此感到羞愧,但还是受到考试名次的诱惑,从而做出作弊行为,这是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出现问题。
第18题: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的学生必须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第19题:
刘某向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王某提供了考试试题及答案,刘某涉嫌非法提供试题、答案罪。
第20题:
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第21题:
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按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第22题:
在下列考试中组织作弊,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有()。
第23题:
严重警告
记过
留校察看处分
开除学籍